北京市级三公经费支出8.64亿 公车花费占7成
千龙网北京7月26日讯(记者 吕峥)去年本市市级因公出国、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花掉8.64亿元,其中公车花费占7成。今天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北京2011年市级决算的报告。报告首次公开市级行政单位行政经费支出, 涉及人员工资、津贴及奖金、医疗费、住房补贴、福利费等,2011年合计129.9亿元。
2011年部门决算的内容由“款”级科目细化至“项”级科目,并增加了部门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和行政经费支出的统计数据,提交审议的市级部门数量由2010年的45家增至58家,预计在下个月分别公开本部门的“三公”决算支出和行政经费数据。
公务用车费用任占“大头”
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实际支出合计8.6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58亿元;公务接待费0.9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6.11亿元(购置费0.13亿元,运行维护费5.98亿元)。
数据显示,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114123万元,决算为86478万元。经计算,三公经费“缩水”27645万元。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4月以来,全国集中清理公务车,北京市一年内公务车的购置量几乎为零。截至2011年底,市级公务车保有数为19553辆。2011年3月,市财政局对外公布的62026辆公务车数量是全市数量,包括16个区县的公务车。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新增34辆公务车,其中一般公务车14辆,其余均为大型执法公务车。此前,三公经费中一大部分都是用于公务车购置和维护。公务车购置量的减少,使公务车的运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三公经费的支出也相应减少。
据介绍,今年财政收支管理方面,将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实现零增长。同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市级行政经费支出129.9亿
今年,本市首次在市级决算报告中公开了市级行政经费支出统计数据。2011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财政经费合计129.9亿元。行政经费涉及行政单位人员工资、津贴及奖金、医疗费、住房补贴、福利费等多项支出。
基本支出:一是人员经费,具体包括工资、津贴及奖金、医疗费、住房补贴等(不包括离退休支出,包括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的在职人员支出);二是公用经费,具体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费、一般购置费等。
一般性行政管理项目支出:包括出国费、招待费、会议费、办公用房维修租赁、购置费(包括设备、计算机、车辆等)、干部培训费、执法部门办案费、信息网络运行维护费等用于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方面的项目支出。
作者:吕峥 (来源:千龙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