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公经费下降超两成
约为8.64亿 比前年减少2.76亿 去年公车购置同比少花3.17亿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昨天听取审议本市“2011年市级决算报告”,首次公布市级单位的“行政经费”为129.9亿元,占去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平均每家1亿多元。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为8.64亿元,比上年减少近四分之一,主要“归功”于新车购置量锐减。
行政经费
129.9亿 首次公布涉及109家单位
继去年首次公布“三公经费”后,市财政局代表市政府提交的“2011年市级决算报告”首次公开了“行政经费”。去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29.9亿元。
约占公共财政支出9%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介绍说,所谓“行政经费”的统计口径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支出(含人员经费,如工资、补贴、公积金等,以及公用经费,如单位运转的水电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物业费等),二是一般行政管理项目支出,比如设备购置经费、执法办案经费、大型网络运维费、会议招待费等。
韩杰说,这129.9亿元的行政经费共涉及109家单位。
至于上述单位的在编人员总数,韩杰表示计算行政经费的人均数字并无意义。因为行政经费中有项目经费,这是结合各部门职能发生的费用,比如大型调研、税务票据购置、征管网络的运维等。
由于行政经费是首次公布,无往年数据比较。据记者统计,129.9亿元的行政经费占去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
区县三公经费适时公开
今年中央本级及中央各部委率先公布了“行政经费”,中央要求各省市在两年之内公布“三公经费”。
韩杰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市提前两年完成了中央的部署,在全国各省市中走在前列。
据悉,各区县也将比照市级部门陆续公开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
“具体时间还要遵从区县人大和政府的经费公开的统一部署。”韩杰说。
三公经费
8.64亿 比前年减少2.76亿元
2011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8.6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1.58亿元;公务接待费0.9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6.11亿元(购置费0.13亿元,运行维护费5.98亿元)。
去年的“三公经费”比前年减少2.76亿元,降低了24%。
新增一般公务车19辆
与上年“三公经费”11.3亿元相比,2011年的数字降低了2.66亿元,公车占比也从80%降至70%。韩杰解释说,这主要“归功”于新车购置数量大幅降低,为0.13亿元,此前这一数字为3.3亿元(2035辆)。
韩杰说,去年市级党政机关新购车辆只有34辆,其中大部分是大型执法车,一般公务车只有19辆。
新车量锐减是否与“摇号”政策有关?韩杰否认了这一说法。她说,一方面是因为本市落实中央提出的“厉行节约”的号召;另外一个原因是按中央统一部署,本市从去年4月到年底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开展专项整治,整治期间原则上不允许新购车辆。
市级公车数量接近两万
韩杰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市级公车量为19553辆。这一数字比上年的20301还略有降低,主要是因有报废车辆。针对该数字与2011年3月份财政局对外公布的62026辆公务车数量有着较大差距,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本次报告公布的19553辆是市级公务车辆的数字,而去年公布的数字是全市数量,包括16个区县的公务车。两个数字概念不同。
去年首次公布“三公经费”后,有专家认为北京的公车运行维护费存在口径过小的问题。韩杰回应称,北京的统计不是最小口径,“包括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从单位来讲基本上涵盖了80%以上的单位,剩下的一些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单位占比很少。从项目上来说,包括燃料、维修、保养、过路过桥费等,不包括司机工资。司机工资是在单位正常基本经费里。”
市财政局的数字显示,去年出国(境)5799人次,人均2.73万元。这一项前年是1.3亿元,人均1.98万元。
58家部门下月集体晒经费
此次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2011年政府决算内容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部门也从45家增加到58家。按照预算法要求,人大常委会审议完决算报告后,财政部门会在20个工作日内批复部门决算,各部门在接到批复后在20个工作日内公布决算,包括“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在8月中下旬有望集中公开。去年,45家市级部门公开了2010年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
晨报首席记者 姜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