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 刺激经济措施被指奏效
[英国《泰晤士报》7月25日报道]题:中国的“药物”开始奏效
一项广受关注的制造业活动调查显示,7月份中国工厂的减速势头略有放缓,令人产生这样的希望,即北京的刺激“药物”可能开始奏效。
汇丰银行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最早可以获取的经济活动指标,该指标由6月份的48.2升至7月份的49.5,达到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标超过50表明制造业扩张;低于50表明制造业萎缩。
这项调查表明,尽管7月份新增订单下滑速度放缓,产出增加,但工厂的雇用率开始更快速地下滑。这表明,绷紧神经的工厂主仍在削减岗位,以便应对更糟糕的形势。
中国人民银行一位高级顾问上周末说,该季度GDP增速可能降至7.4%,暗示中国经济还没有触底。
近来北京先后两度降息,放松对放款机构的管制,放行基础设施项目,但是专家们说,要避开全球经济疲软带来的“顶头风”,中国还需要出台更多宽松措施。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说,该指数的回升说明刺激措施开始奏效。他说:“然而,7月份的数值仍然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表明总需求仍然乏力,而就业压力仍在增大。这要求政策加大宽松力度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
伦敦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中国现察家说,虽然该调查表明形势好转,但是“复苏恐怕还称不上强劲”。
[俄罗斯《独立报》7月26日文章]题: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中国经济逐渐开始扭转下滑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达8%,从而实现软着陆,明年增速可达8.5%。专家认为,这说明北京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取得了成效。
专家们同时指出了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首先是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欧元区是中国出口商品特别重要的市场,危机加深可能导致出口下降。中国也存在着内部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萎缩。
IMF呼吁北京减少对投资的依赖,争取扩大内需。中国领导人有自己的克服不良趋势的药方,他们希望首先扩大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产值,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
已成为世界消费品工厂的中国现在提出了跨入先进科技行列和创新领域的目标。中国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俄罗斯是否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说,目前中国还不是高科技产业的领军者,它只是在大量生产创新产品,因为跨国公司在利用中国,将自己的产品放在中国生产。他说,中国与俄罗斯相比优势在于,它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大量守纪律的工人。中国人十分善于为外国公司的先进企业做好物流和销售的配套工作。但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况且他们十分浮躁,过于自信能够成功。
在基础科学方面俄罗斯比中国强。但俄罗斯的科学精英都在国外工作。风险投资公司感觉不到工业上需要它们,它们不得不与冷漠的官僚打交道。俄罗斯没有将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科学的机制。他说,复制中国的经验是错误的。
(未经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