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真人秀节目在浙江卫视首播,一鸣惊人。7月19日播出第二期后持续发酵,掀起了收视狂潮。
在被称作“选秀末世”的年代,《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夜爆红好评如潮?它的特质是什么?在节目的背后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当今中国流行乐界持续低迷,我们的模式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并不缺乏好声音,缺的是好平台。这档节目不仅仅是选秀,更是探索中国流行乐出路的一场运动。
本报记者 苏晓明 实习记者 陈俊宇
本土化就是要 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京华时报:《中国好声音》是《The Voice》在中国的唯一正版授权,在中国真人秀的低谷时期,为何要将其引进?
金磊:两年前我们在做《中国达人秀》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节目,当时还只在荷兰做,后来才转到英美等其他国家。这期间我们发现,这个节目在很多国家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包括韩国和澳洲。
这档节目好就好在它特别的纯粹,特别有力量,只关注声音的本体,让音乐回归本质。而其模式的精髓在于导师都是最一线歌手,而不是二、三线的明星或者一些音乐评论家。
京华时报:在国外获得成功,但并不意味着在中国会成功,毕竟中国娱乐的水平以及观众兴趣点与西方相差很大。一次性近亿元的投资,你们哪来的信心?
金磊:对于这个模式我们非常有信心。做了三季达人秀,我们团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说已经比较清楚如何把外国节目本土化。所谓的本土化就是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坚信它一定能火。
另外,它的模式本身就带有人类共通的东西,就是对音乐的信仰。这与许多好莱坞电影到很多国家都能获得高票房是一个道理,他把人类那些共通的东西研究透了。《盗梦空间》无论多么科幻多么扑朔迷离,但归根到底讲的是爱情。
京华时报:除了您说的节目让音乐回归本质之外,节目的模式很新颖,比如盲听、导师和选手的权利反转,模式在节目成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金磊:是的。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单独一个故事都能让你品味很久,一个人六七分钟,你可以切分来看。不像超女式赛制,什么三进二,你必须看完整场,这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所谓的模式就是实验室,他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去摸索和修改,这个模式是从几千个模式中挑选出来的,经过了大量的论证数据分析并不断修改。在这方面中国人比较感性,比较写意,是我们的一个缺憾。所以我们要坚定地把一些好的西方模式引入中国并进行本土化,不仅仅是在电视领域,在整个文化传播领域非常的重要,既然已经有人告诉我们方法了,就要拿过来并找最快的捷径去追赶。
中国不缺好声音缺好平台 京华时报:寻找好声音会不会很困难?
金磊:并不难,其实中国不缺好声音缺的是好平台,或者说没有一个激发正面理想或者正能量的东西。好声音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们有3个导演组,花了3个多月分头到全国各地寻找好声音。去一些院校、演出机构,寻找北漂歌手等等。我们是一档全民的娱乐节目,这么多年来老百姓对超女、快女是比较有烙印的,他们认为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节目,但《中国好声音》需要所有年龄层的,各个阶层的。
京华时报:节目播出3期了,我们寻找好声音的标准是什么?你们强调故事,故事性在里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金磊:我们唯一的标准还是好声音,也是前提,但不要质疑怎么又讲故事了。所有成功的节目,无论是纪录片还是音乐选秀节目,核心就是讲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人的故事。我们要平台就是去传播老百姓的故事,用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去激励老百姓。
反过来说,一个动听的和惊人的嗓音背后,都有一份梦想和对生活的体验,所以好声音不是简单的发声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我就是让你看到一个鲜活的人,所以两者并不矛盾。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嗓音,做了哪些努力,有怎样的天分,你来这里怀揣着怎样的梦想,这些是观众想知道的,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感情逻辑。
京华时报:其他选秀节目也在讲故事,但好像少了一份真诚,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金磊:彻底的真实和真诚。你是不是真实,有没有故弄玄虚刻意炒作,观众看过这么多电视节目,眼睛是雪亮的,你骗不了他们。
真人秀节目跟新闻节目有类似之处,他们也需要几个“W”,“When”、“Where”、“Who”。这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这个年代的中国人怎么生活?我们要告诉你,不论是卖茶叶蛋的,还是白领或者老板,在这个舞台上都是平等的,靠的是声音。但在背后你看到的是非常厚重、丰满、朴素、可爱的中国人,他们有不同的梦想,他们身上有太多你的影子,这太重要了。
国内的很多选秀节目,很多也是模仿国外的,往往都是拷贝了对方的外形,比如只是空运几把椅子,好听的音响,以为这样就能赚钱,但这都是表面的东西,后来很多走不下去了,说到底还是不够真;没有内在的真实和真诚,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至少目前的中国还没有到要做纯娱乐的时候。
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太少了 京华时报:但一些被人诟病,甚至被人称为脑残的节目反而收视率很高。
金磊:这恰恰说明了我国传播正能量或者说真实能量的节目太少了,到处充斥着“凤姐”、“郭美美”,好像大家都在审丑。所以第一期出来后很多人质疑选手身份。现在大家有一种不安全感,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虚假的东西很多,大家很恐慌,对真实没自信。
类似《Discovery》的一些节目是真实的,但没有娱乐节目能量这么大,一个纪录片或者访谈节目的收视率只有1点多,但娱乐节目可以达到20多,因此它触动人心的力量是几十倍的。
《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起了一个好头。我们愿意做一个先锋队,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人去追求真实。
京华时报:追根溯源,娱乐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金磊:中国在历史上出现了文化断层。改革开放后摇滚进来了,台湾的校园民谣进来了,霹雳舞进来了,在碎片式的疯狂派对中我们不知道要干吗。
中国的音乐传统是在碎片中生存的,必须要有人将其梳理,我们现在就是在补这个课,但做成什么样子,心里没底。
京华时报:这是不是能够成功邀请刘欢、那英参加的重要原因?他们以前从来不参加选秀节目。
金磊:是的。这也是节目引进后最大的挑战,如何请到殿堂级的人物参加。经过几次沟通我们达成了共识。中国整个流行乐陷入低迷,新生代好歌手好作品匮乏,特别是盗版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国流行乐急需注入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越想振奋人心,越需要正本清源。
或许《中国好声音》只是一扇窗户,但你打开之后发现了更多的文化记忆和自信的东西。比如那些经典的好歌,能够穿越岁月,依旧很有力量,它是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缩影。只是这么多年来,不知内心是否还有勇气去总结那些优秀音乐文化给我们的养分?
寻找好声音 是一场运动 京华时报:国外的很多真人秀节目都超出了它自身的范畴,比如苏珊大妈代表了英美文化中的坚守和坚持,《中国好声音》呢?
金磊:娱乐只是一个壳,一定要讲人的故事,关注生命的本体。个体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个体的自由才是国家的自由。
如果,每个个体失去了对自己价值的追求和为之去奋斗的精神,那这一个群体是不会有力量的。记得去年清华大学校庆的时候,有领导人专门提了要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便没有创新。《中国好声音》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她的可爱,她的坚持,她的缺失、她的遗憾,我们要展现出来,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中国好声音》绝不是一档简单的唱歌节目,刘欢、那英、杨坤和庾澄庆也绝不是简单的导师,可以说我们和四位流行乐界的明星共同发起,从寻找好声音开始,来一场振兴中国流行乐界的运动,而他们四位就是代言人。
京华时报:《中国好声音》在首播便创造了收视奇迹,短短几天新浪视频的点击率已经超过千万,你觉得这样的热度会持续多久?
金磊:我们希望这样的热度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只要能重新唤回中国人对音乐的信仰,相信有真诚在,相信有梦想在,好声音之后定会有别的东西出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