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女博士在微博上致歉 |
地大学子在野外调研时吃面条 |
地大学子在野外徒步监测 |
武汉博士基层徒步调研吃泡面 网友:比厦大那位靠谱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这两天,厦门大学一位湖北籍女博士因对暑期基层实践条件不满,在微博上“吐槽”,引发风波。记者昨日试图与该女博士取得联系,但对方一直未接电话,而其微博上的相关言论已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道歉微博,并对自己的行为“深刻地反省”。
随后,记者从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了解到,我省高校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在基层挂职锻炼,利用所学服务地方。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
据悉,该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位于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由于条件艰苦,女博士在微博上抱怨:“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
三天调研结束后,女博士又发微博称,“明天,姐终于要告别这里了!你们慢慢玩吧,姐要和黄老师提前退场!求:1、××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 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她还在微博中特意“总结“了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
女博士的微博遭到大多数人反对,网友“@ANU CAIS LXY”质疑说:“出门要配好车,入住要高配,吃饭要换着菜色和口味……这是来调研的吗?这样的调研人,能调研出什么?这样的调研人所做的调研,还有意义吗?“
江城海归主动请缨下基层
“这位女博士的想法有点偏激,但我认为能在基层锻炼,是一种幸福。”昨日,正在大悟县挂职锻炼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年轻博士高尚说。
高尚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从硕士起在瑞士、美国和挪威留学7年,拿到了挪威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去年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员。
刚刚回国的高尚正好赶上我省“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启动,于是主动请缨向学校报名,最终如愿来到大悟县服务。
“刚来肯定有很多不习惯,比如饮食、住宿等,但这些都是意料中的,也是可以克服的。”高尚说,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感觉自己的才能在基层大有用武之地。
更多的博士觉得“苦中有乐”
相比于基层,更艰苦的调研在野外。昨日,刚从云南、三峡等地调研归来的构造地质学博三学生罗文行告诉记者,从本科到读博,他几乎每个暑假都在野外进行调研或实践。
“印象最深的是在青海东昆仑山地区进行野外调查,风吹日晒常常一待就是百余天,几乎看不到人烟。”罗文行介绍,大家在海拔4600多米处扎营, 用水全靠河水或雪水,每天至少得徒步十多公里,一周才能去格尔木买一次菜。对于他们来说,“调研时住在有人的地方,已经算条件很不错了!”
华中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方向的博士生王寅,这两年频繁下乡调查油菜的生长状况以及当地土壤的营养状况,吃、住都和农民在一起,但他并不觉得这种条件差,相反认为学植物营养的如果只是呆在学校埋头学,终究所得浅显。
我省每年数百博士扎在基层
据了解,江城各高校都会安排博士下基层或挂职锻炼,或考察调研,仅武汉大学就已在省内外建立10个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此外,我省去年还实施了“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首批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博士在大别山、武陵山和十堰市、神农架林区服务锻炼1年。
“只有在基层一线,才能真正得到锻炼。”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韩洪波告诉记者,该校今年还首次开展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百名博士硕士组成10支社会实践团队,到大冶铁矿等生产一线服务企业、增长才干。
“我们通过暑期实践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基层,鼓励他们到基层一线扎根。”韩洪波说,实践月余来,企业和学生的反响都非常好,学子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