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4日电(生活频道 陈薇伊)近期,多美滋、美赞臣、惠氏等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提价引起人们关注,部分奶粉一年内四次涨价更是备受争议。面对频曝质量问题的国产奶粉,许多父母渐渐形成“只买贵的”、“越贵质量越有保障”的消费心理,洋奶粉也凭借自己的洋身份俘获家长们的心。
然而,洋奶粉真的百分百可靠吗?近日,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日本明治、森永等4款奶粉被查出碘含量不足,可影响婴儿脑部发育,这无疑为消费者敲响警钟。此外,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出、频繁涨价、国内外价差好几倍等现象突出,国内消费者在大量购买洋奶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多花那十几倍的钱,真的能买来放心吗?
为此,中新网生活频道特地盘点洋奶粉市场乱象,为家长们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理智消费。
1. 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出,高价未能买来放心 据国际金融报13日报道,近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简称“香港食环署”)发布,包括明治、和光堂、森永3个品牌的4款日本婴儿配方奶粉中验出碘含量较低,香港食环署呼吁家长停止让婴儿饮用。 此前,日本婴儿奶粉品牌和光堂、森永奶粉因碘含量偏低登上黑榜。
为此,明治奶粉第一时间向媒体通报,中国内地销售的明治奶粉产自澳大利亚,且涉事的奶粉在内地没有销售。明治在中国香港并没有设置办事处,所以大部分在香港销售的明治奶粉可能是本限定在日本销售,未通过官方渠道进入香港的,属于经销商行为。而和光堂、森永两家公司也对外声明称,各国对于奶粉碘含量的标准存在差异,公司产品在日本当地食用没有问题。而且奶粉碘含量符合日本国内的要求,因为日本规定食品中不可添加碘。为此,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是在中国销售,就要符合中国的标准。”
此前,香港方面通报,6个进口奶粉的碘含量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其中就包括明治和森永。然而,没过几天,香港食环署再次披露4款含碘量过低的日本婴儿奶粉,分别是明治HP无乳糖配方奶粉(0-36个月,850克)、和光堂细仔奶粉(0-9个月,13克×10条)、森永细仔奶粉(0-12个月,13克×10条)、森永罐装缩氨酸低敏奶粉(0-12个月,820克)。
香港食环署还发现,当根据奶粉罐上标明建议的喂奶量喂哺婴儿,即使将饮用水内的碘含量计算在内,单纯以该产品喂哺婴儿,其碘摄入量依然少于世卫组织建议摄入量(即每日每公斤体重15微克)的1/3。
该中心还强调,过低的碘摄入量有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如果婴儿甲状腺功能显著受损,不排除婴儿脑部发育可能受影响。
据了解,目前,香港食环署已呼吁停止出售涉事产品的全部批次,森永、和光堂的经销商也已在中国香港停售和召回产品。不过,由于临近港澳,珠三角的消费者仍有可能通过网购、代购等其他渠道买到涉事产品。
为此,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 “并不是洋奶粉,且高价格、高质量就一定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只有合适自身情况、符合中国标准的奶粉才是最好的。”
“很多进口品牌如多美滋、美赞臣等,都在中国设有生产产地,他们在生产奶粉时都是按照中国的国家标准来进行的。洋奶粉如果要合法合规地进入到中国,那么原产地生产也必须考虑到中国的标准,应该对其中的含碘量进行一定的调整。”王丁棉说。
尽管当前尚未发现上述涉事奶粉流入到中国内地,但是业界担心,不排除通过网购、代购流入内地。由于目前网络代购奶粉缺乏监管,消费者对此风险认识不足。对此,专家建议消费者要走正规渠道购买奶粉,谨慎选择。
南方日报
2. 换包装也提价,洋奶粉乱涨价理由牵强 据成都晚报8月13日报道,最近雀巢、美赞臣等多种洋奶粉掀起新一轮的涨价潮,涨幅10%—15%,相当于每罐涨价30元左右。
据公开资料,成都晚报记者统计发现,去年洋奶粉先后有6次涨价,今年以来已有4次涨价。
多轮涨风刮过后,目前超市洋奶粉零售价多数为两三百元一罐,部分甚至“奔5”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合生元奶粉一罐卖至486元。
“娃娃的"口粮"越来越贵啊。”面对涨风劲刮,妈妈黄女士最为恼火。她说,去年6月,惠氏金装爱儿乐1段奶粉零售价卖225元,现在已涨至275元,一年间涨价50元。黄女士叹息说,去年成都CPI同比上涨5.4%,奶粉一年间涨幅超过20%,已是成都当地物价平均涨幅的4倍左右。
面对国内售价竟是生产国当地卖价的三倍,洋奶粉“成本上升、配方调整”等涨价理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甚至有媒体曝出,某些洋品牌只是换下包装,就开始提价,令消费者不满。
据山东商报7月30日报道,洋奶粉屡屡提价,涨价理由无外乎四种:成本论、配方说、关税论以及更换包装说。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些提价理由能不能站住脚?
成本论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显示,洋奶粉奶源价格连续下行。国际大包奶粉原料价格,从2011年七八月的3.9万元/吨开始回落,2012年一季度基本稳定在3.05万元-3.1万元/吨。
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说:“奶业原料价格近期相对稳定,生产成本并不会涨太多。尽管销售和人工成本可能会略涨,但如果以此作为终端商品涨价的理由很牵强。”
配方说
若奶源成本并非主因,那涨价的真正“推手”是新配方吗?据业内人士介绍,洋奶粉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相对奶粉本身而言其实微不足道。以微调配方为名加价,不靠谱。
关税论
也有企业以奶粉进口关税问题为涨价托辞。但实质上今年年初关税回调,并不存在新负担。
包装说
在洋奶粉涨价的四大理由中,仅剩下了“更换包装说”。记者查看新旧包装,除了盒子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产品外包装区别并不大,而其配方的表述仅有几处发生了细微改变。销售人员表示,尽管换了新包装,配方并没有改变,奶粉口感也完全相同。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指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目前国内八成的高端奶粉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奶粉近年来份额相对萎缩。
让一些中国消费者担忧的是,一方面是洋奶粉的屡次涨价,另一方面是近期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若高价不等于高质,那被骗受害的还是消费者。事实上,洋奶粉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质表现并非“铁板一块”。一些洋品牌曾被消费者投诉“有虫”。产品污染被召回、含有福尔马林或微量放射性铯等问题,也都不时出现。
近年来,由于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助推了我国奶粉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专家指出,洋奶粉厂商和销售方也恰恰抓住了这种心理。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陈三有等指出,要想改写洋品牌受宠、国产品牌备受冷落的局面,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自身应潜下心来重建消费者信心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
南方日报
3. 洋奶粉价格“内外”有别:国外78元 国内230元 洋奶粉涨价不仅频繁,更令人吃惊的是,涨价背后呈现出,国内外价格悬殊,有的甚至相差三四倍。
据成都晚报13日报道,“我从新西兰代购奶粉,加上邮费,买价才130元一罐,国内超市却达180多元。”昨日,成都妈妈网的网友胡女士说。
该报道称,1段、2段的明治奶粉,在日本每罐售价在人民币160元和128元左右。然而,国内的明治奶粉1段售价为220元左右,2段为200元左右。
而德国网站上特福芬有机奶粉,1、2段600克的售价为9.95—9.99欧元,按照现行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大约78元。而国内商家在网站标注售价,1、2段原装进口均为230元一罐,有消息称某些零售实体店甚至卖到318元一罐。
最近,国内奶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一罐相同品牌、相同重量的奶粉,在新西兰、韩国,甚至是柬埔寨、越南等国家,价格仅为120-130元之间,欧洲国家可能会达到160-170元,但在中国的价格就要贵一倍。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称,在欧洲很多国家,普通配方奶粉的价格大多在1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100元。
随着近来不断提价,洋奶粉越来越贵,价格节节攀升,比原产地高出数倍,几乎成为“全球最贵”。
据说在国内售价为318元的600克德国有机奶粉品牌特福芬在其德国官网,价格为9.95欧元,折合人民币为81元,仅为内地销售价格的四分之一。
据北京晚报8月7日报道,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的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在欧洲很多国家,普通配方奶粉的价格确实大多在1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一百块钱。奶粉的最终价格是由生产成本、进口税、销售环节的利润、运费、破损率以及售后服务等部分组成。尤其是从厂家到总代理再到地区代理,然后进入超市、卖场每个环节都要加价10%以上,还有广告费、推广费以及进店费等,都是一大笔开销。
据了解,洋奶粉进中国,关税5%至15%、质检等海关费用10%、增值税17%,这是少不了的,然后总代理也要10%的费用,经销商20%至30%空间,渠道还有10%至20%的费用,再加上20%至30%的经营成本,价格比在境外翻番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从婴儿奶粉的成本构成看,主要是直接原料成本加上销售、财务和管理费用、所得税等,但是相比于业内60%左右的毛利率来说,目前洋奶粉涨价的幅度远超过上升的成本。
广州日报
4. 网购、代购质量没保障,监管存空白消费维权难 尽管洋奶粉市场存在许多问题,然而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吃上“放心”奶粉,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洋奶粉,其中,网购、海外代购是较常见方式。然而,海外代购真的安全可靠吗?网友揭露的洋奶粉网络代购存在许多猫腻,实在令人忧心。
据天津日报7月30日报道,李女士曾在网上购买了一箱奶粉,结果货到的时候,其中两桶受潮,奶粉都结成块了,卖家称不是质量问题,不予退换,李女士只好自己承受损失。
专家指出,网购、代购等新兴的销售渠道目前还处在自由状态,政府的监管也没有到位,消费者的维权难度大。
此外,更有网友曝洋奶粉代购内幕,直斥网上某些商家所谓“直销批发价”的广告语皆为笑话。据广州日报8月9日报道,网友“人在布拉格”称,海外华人代购洋奶粉,除了邮寄成本高之外,还要受到当地的奶粉销售模式和管理体系的限制,甚至是华人限购的规定,因此,洋奶粉并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因此网上那些月销售动辄上千的洋奶粉,有点违背常理。
专家认为,网购、代购存在两点风险:第一,由于国家情况各异,所以标准不一,尽管消费者可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海外的奶粉,但是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例如这次日本奶粉碘含量不足,就存在标准不一引起的健康风险;第二,很多人通过代购购买欧美、日本的奶粉,很有可能是伪劣产品,而网购上所销售的产品,有很多并不是来自原产地。
可见,在利润的驱使下,“海外代购”的洋奶粉质量也不是那么可靠,针对这种追捧的热潮,专家建议:家长们还是切勿过度迷信洋奶粉,代购奶粉不仅可能买到假货,更大的隐患在于无法提供我国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卫生质量和安全性无从保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无法从生产厂家处获得任何帮助和保障。(中新网生活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