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国有个成语叫“四十不惑”,40年,中日关系本应走向新的历史起点,然而就在8月15日,日本的个别政客却上演了一出荒唐闹剧: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松原仁,以所谓“个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举动不仅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更为当前中日关系发展抹上了阴影。
靖国神社供奉的近250万个亡灵,不全是无辜死难者、一般阵亡人员,还有血债累累的战争罪犯,包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个别日本政客无视亚洲邻国的反对,坚持向战争魔鬼们膜拜,无疑是向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的心灵创伤上撒盐,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感情的蔑视和挑衅。
荒唐之举的背后包藏祸心。无论是“拜鬼”的闹剧,还是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频频炒作,都不过是个别政客为了一己之私,打着“民意牌”,企图在国内政坛争斗中捞些筹码而已。然而,种种恶劣行径,毒化了中日友好的氛围,违背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一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准则。虽然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就任之初就承诺其本人及阁员不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近期又重申其阁员不应正式参拜,但其个别阁员在8月15日这一敏感日期的参拜举动,无疑让人发问,当初的承诺究竟是政治家的诺言还是政客的托词?
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整体上是平稳的,但并不一帆风顺。主要症结在于,日本国内总有个别政客,不断在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制造事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只有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分子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冷静理智地对待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维护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
历史就是历史,既不会改变,也不会止步。中国不会挑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人民讲友好,也讲原则。无论是在钓鱼岛问题上,还是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中国都有自己的底线和鲜明态度。日本能否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与亚洲人民携手面向未来,关键还是要看日本自己。希望日方不要让个别政客的短视和鲁莽之举绑架中日关系,中日友好应是中日两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所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