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战“美苏”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记者陈亮 实习记者李曼英)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掀起的电子商务价格战吸引了无数网民的眼球。很多网民上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网站进行采购。甚至有人戏称,就连街边的老太太,都要拽着会上网的孙子,去网上比比谁家的价格更便宜。
而本周,电商价格战并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今晨,京东商场首批信息情报员即将进驻苏宁电器北京联想桥店,仿佛也预示着电商间愈加白热化的竞争,已经进入了贴身肉搏的程度。那么价格“混战”的背后,究竟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今天,京东商城招募的价格情报员将进驻“国美”、“苏宁”实体店,用京东CEO刘强东的话说,“希望苏宁不要阻扰”。而国美电器给出的回应是,“免费提供情报员午餐,并奉送国美工作服”。针锋相对的语言,看似剑拔弩张,但在商务部电子商务咨询专家洪涛看来,作秀的成分很大。
洪涛:价格情报员就是去一个企业去收集相应的信息,这种信息中作为自己企业在参与竞争中的价格采集、价格确认的一种依据。如果是真正地要获得相应的信息的话,我们看不穿衣服比穿衣服,或者是不公开比隐蔽的去,可能获得的信息要正式得多,也可能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8月15日以来的5天时间,从京东商城向苏宁易购的“网上约架”,到国美、库巴、当当等电商企业的集体参加,再到苏宁、国美实体门店的参与,电商大战不断升级。这场声势浩大的“低成本商战”已经持续了一周,但消费者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降幅让利。
消费者:就让大家在心里觉得这种电器是最便宜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买到什么特别便宜的东西。
消费者:有些东西是没有,确实没有。也不知道他们是实在缺货,还是他们打广告。
全国“大惠战”,“你卖1块我就0元”……这场价格竞争号称“最惨烈、最彻底”,但来自比价搜索平台一淘网的监测显示:京东、苏宁降价商品的比重不到10%,降价商品最多的国美电器,也只有不到20%的商品参加,而三家企业的价格下降幅度也只有10%。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控制成本,追逐利润,是企业不会丢弃的生存法则。
叶檀:因为现在他们确实从成本来说,从其他方面来说,已经接近极限了,如果说口水仗无成本,可以接近极限战,但是如果利润接近极限的话,我想这些企业背后的投资人恐怕谁也伤不起。
三年内零毛利、无底线的便宜……最强有力的促销,看起来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普通消费者。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吴声也明确表示,用户是这次价格竞争的唯一胜利者。
吴声:他会让这种信息更加地对称,让整体的,我们讲的,用户关于大家电网购本身的理解更加透明,当然也会更好的形成网购本身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也不会去担心用户,用户他是唯一的胜利者,也不用担心各大运营商,每个人都会从中分享到这种增长的红利。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促销商品有价无货,服务器登陆不上,集中付款的高峰期后,还不知道接下来的配送工作能否一切顺利。洪涛认为,老百姓没有从价格战中获得好处。
洪涛:电商体系它既包括网上交易、电子支付,还包括物流配送,那么这三个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是,它不仅仅是网上交易而已,也就是我们现在很多消费者在网上点击了或者是网上交易了,但是还有一个快递结算,还有物配,特别是它的物配不能够高效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话,那对消费者来讲,他所得到的是空的。
中国正式引入“电子商务”这个概念是在1993年,而距今已经过去了近20年;而中国电子商务“第一笔交易”发生在1998年,距现在也已经过去了14年。
20年的发展,造就了今天规模庞大的电子商务行业。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5万家电子商务企业,年交易额超过6万亿元。但同时,各企业间价格混战、无序竞争等乱象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外人眼中,中国电子商务一片繁荣。但在长期研究电商业务的洪涛教授眼中,这并不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当。
洪涛:现在当当已经出现巨量的亏损,国美现在由于网上的竞争,导致国美的亏损,京东连续8年的亏损,现在还要继续打下去。这样打下去的结果,电子商务企业没有在竞争中规模得到扩大,只不过是得到了流量,流量是一个虚的东西。
眼前的价格喧嚣,也让洪涛教授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郑州商界航母亚细亚广场的覆灭。
洪涛:回想到20多年以前,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郑州二汽广场的商战。这个商战的结果,当时的七、八家,没有一家获胜。由家家都亏损,最后导致我们全国的亚细亚优秀企业最后溃败了。
狂热的激情如何酿成祸根?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中,曾这样说到:杰出的企业家与一般的企业家,以及失败的企业家相比,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个有预感未来的能力,一个有现实的把握能力,一个则是过去失败的临摹者。
作者:陈亮 李曼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