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组织世界专家释读凤凰寺所藏穆斯林古碑铭
新华网杭州8月31日电(记者方益波)“此一浊世,沉浮多少君王与天子的头颅;此世的尘埃,与散发着樟脑与龙涎香气味的秀发红颜相混”这样的低吟浅唱,来自于700年前的杭州西子湖边,使用的是古代波斯语。
被称为中国东南四大伊斯兰名寺之一的杭州凤凰寺,所藏20块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墓碑上的铭文,在伊斯兰古碑铭学领域世界著名学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伊朗学系莫顿教授等专家潜心破译下,宣告释读成功,并于8月30日在杭州通过评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凤凰寺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早创立的寺院之一,相传创建于唐代,毁于宋,重建于元代,在东南亚伊斯兰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享有很高声誉。
据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介绍,这些古碑年代约在700年前,其时距阿拉伯文出现仅约600年,采用阿拉伯字母的波斯文出现仅约300年,与今天的文字有一定距离;而且这些墓碑采用特殊的碑铭体,加以岁月的磨砺,给破译释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杭州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包伟民称,几十年来相关专家一直在关注这批碑刻,但全世界能做这一释读研究的学者十分稀少,迟迟无法破译成功。
从2011年起,杭州文史研究会组织中外顶尖学者对这些古碑铭进行初步的释读和校订翻译,现已取得关键性的阶段成果。释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莫顿教授不幸于去年12月去世,这项工作成为他最后的遗作。
研究显示,这些墓碑的主人中,有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其职业,有商人、行省高官、军事官员,以及宗教人士;从宗教派别看,有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墓碑铭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铭文中引用的波斯语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这批墓碑还有一个明显且有趣的特征是,其形制为穆斯林式,使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但许多刻纹却是明显的汉式。它反映当时的穆斯林在保持自己宗教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受汉文化影响。
不少专家认为,这些碑刻的释读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意义重大;它也将推进人们对13、14世纪“世界体系”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多元一体民族和民族观念的体认。
参加评审的专家们指出,这些碑铭显示,“全球化”并不始于今天,早在700年前,它所达到的程度已经超出今日人们的想象。那是一种既保持某种共识,又宽容而多元的“全球化”。
作者:方益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