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区新华大街9号,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3层小楼。别看小楼不太起眼,但在历史上它却有过3位声名显赫的主人,一位是最后一代肃亲王善耆,另一位是女间谍川岛芳子,还有一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了。
8月31日,多位文保专家来到这里,对这座正在修缮中的小楼重新进行了安全性评估,最终决定更改原方案,从内部修缮,变为落架大修。昨日,记者与文保志愿者一起来到这里,感受这座老楼的历史,以及探寻它为何要落架大修的原因。
善耆在这里策划“满蒙独立”
旅顺肃亲王府建成于1900年,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它的第一任主人叫希尤,是一位俄国商人。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旅顺,希尤一家遭到驱逐,小楼变成了日本关东都督府民政部长白仁武的官邸。
1912年2月,肃亲王善耆在日军的帮助下,秘密逃出北京,来到了旅顺,日本殖民当局便将这座民政部长官邸让给了善耆,这里就正式被命名为肃亲王府。
作为第十代、也是最后一代肃亲王,善耆至死也不承认大清朝灭亡的事实。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在北京颁发了退位诏书,并让诸亲王在上面签字。已避居旅顺的善耆不仅拒绝签字,还公开声明:"不恢复清王室,永世不进北京。"于是,他也就成了唯一一位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人。
在旅顺这座小楼里,善耆成立了宗社党,并密谋实施了两次"满蒙独立"运动。
1912年9月,善耆购买大批武器,准备运到内蒙古起事。但中途被反对复辟的张作霖部队劫获,善耆的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因此失败。
1915年,善耆变卖了全部家产,并向日本财团借了一笔巨款用于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2000多人的"勤王军",他们打着"讨伐袁世凯"的旗号,集中在中山区的寺儿沟里训练。但善耆的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同样是虎头蛇尾,以失败收场。原因是时局发生变化,袁世凯突然暴毙,日本关东都督府转而开始支持新政府,压制善耆,勒令他停止起事。
两次复辟失败后,1922年3月14日,郁郁不得志的善耆病死于这座小楼之中,终年56岁。善耆去世3年后,尸体被运送回北京安葬,前来送葬的宗社党骨干达数百人。据旅顺当地的老人们回忆,善耆的葬礼办得格外隆重,灵柩是六十四人抬的,从旅顺一路抬到大连,足足走了一天,各个商店里纸钱一类的东西都被买空了。
善耆的灵柩从大连用火车运到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清朝的遗老遗少都前来祭拜,溥仪追赐其谥号为忠,全称肃忠亲王。
川岛芳子在这里出嫁
善耆有38个子女,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就是十四格格爱新觉罗·显玗了。当然,说起这位格格的本名,也许有些读者还不太熟悉,但她的另一个名字可就家喻户晓了,那就是:川岛芳子。
爱新觉罗·显玗5岁时,被善耆的好友、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带到日本,成了川岛浪速的养女。1922年,善耆病危时,川岛芳子匆匆从日本赶回来,住进了这座小楼。此后,这座小楼也就成了川岛芳子在大连的一个活动基地。
1927年11月,川岛芳子从这里出嫁,他的丈夫是蒙古王爷巴布扎布的次子甘珠尔扎布。川岛芳子原希望借助这位蒙古王爷的力量,完成他父亲善耆没完成的复辟之梦,但软弱无能的甘珠尔扎布很快就让川岛芳子失望了。
为了摆脱这场不成功的"交易婚姻",半年之后,川岛芳子便亲自给丈夫物色了一位妻子,并主持了丈夫的第二次婚礼。此后,川岛芳子便摆脱家庭羁绊,投身谍海。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等重大秘密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等卖国活动,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
溥仪在这里与婉容团聚
川岛芳子一生,充满传奇与争议,她所做过的最感得意的一件事,也许就是将末代皇后婉容"偷运"到大连那件事了。
1931年11月,川岛芳子带着一个生病的"朋友"来到天津,住进了被软禁在静园的婉容家里。几天之后,静园放出风来,说是肃亲王十四格格带来的朋友不幸病逝。依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人死了要运回老家,于是装着婉容皇后的棺材便堂而皇之地运出了静园,一路畅通无阻,很顺利地运到了一艘经过伪装的、开往大连的日本兵舰,最终平安到达大连。
婉容"对这次可怕的成功的冒险"深感满意,于是便把母亲遗留下来的翡翠耳坠赠给了川岛芳子,以示感谢和纪念。
婉容到达大连时,溥仪正被软禁在旅顺太阳沟的大和旅馆里。婉容吵着要跟溥仪团聚,经川岛芳子从中协调,最终日本人安排溥仪和婉容住进了肃亲王府。
在肃亲王府这座小楼里,溥仪夫妇曾经举行过一个盛大的生日晚会。据说那天溥仪还特意换上了一身皇帝的衣服,与一些前清遗老喝酒跳舞,并在小楼前合影留念。这件事被日本人知道后,很快便派人来收走了底片,不许冲洗一张照片。那虚妄的快乐,立刻就消散了。
老楼墙体里藏着百年前的电线
2011年,111岁的肃亲王府已是飘摇欲坠。当地政府为保护该建筑安全,聘请一家建筑单位,制定了一套内部修缮方案。经上级文保单位审批后,2012年4月正式动工修缮。
"王府从外边看好像不大,但真正开始内部修缮时,却发现工程量与难度真不小。"昨日,一位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房间里的地板为例,光地板就铺了3层,最下面先铺一层木板,上面洒一层石灰,然后上面再铺一层木板,然后上面再夯一层土,土上面又铺一层木板。"据工人讲,这座3层小楼光拆地板就拆了近半个月,拉出30多卡车木板。
"当年人家的建筑工艺,让我们今天的人看起来都有些汗颜。"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小楼是混凝土结构的,100多年的混凝土里没有钢筋,但是却非常结实,我们想用电钻在上面钻个眼都很费劲。"
在这座小楼的墙体里,施工人员还发现了100多年前的电线,"线里边是一根铜丝,外边包了一圈铝,这种电线我们可还是头一次见到。"据工人讲述,这些百年前的电线都是预埋在墙体里的,可见当初修建这座小楼之时,它的第一任主人家里便已经使用上了电。
修缮方案被迫调整为落架大修
昨日,记者从内部人士那里得知,肃亲王府的修缮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到5月份时便被迫停工了,原因是建筑的安全性能无法保证。
"我们施工之后才发现,这座楼的墙体内部竟然全是空心的,里面是弯弯曲曲的烟道。"据内部人士讲,"这种烟道设计过去还很少遇到,我们分析认为,当初的建筑者之所以将烟道设计成不规格的弯曲型,可能是为了扩大烟道的散热效果,让冬天的室内更温暖一些。但是,这种烟道因为不规格,所以受力就不均匀,墙体的安全性能就差。"
意外发现的烟道形状,让这次修缮工作被迫停止了。此后,经文保方与建筑方工作人员多次勘察与讨论,8月31日决定重新调整方案,变内部修缮为落架大修。
所谓落架大修,就是要对建筑物上的每一个物件都进行编号,然后整体拆除,再根据编号重新盖起来。"这样一来,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必然会加大数倍,但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据内部人士介绍,事实上这座小楼早在解放初期便进行过一次外部粉刷修缮,已经改变了小楼的原始面貌,而这次落架大修,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还原该建筑在没有进行那次外部修缮之前时的模样。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对该建筑的物件编号工作正在进行中,一些文保爱好者听说小楼要进行落架大修,也特意赶过来拍照留念。一位文保爱好者说:"希望这份大修方案能够顺利进行,也祝福这座老楼未来好运。"
首席记者翟丙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