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难题 今天如何求解
本报记者 顾泳
百余年前,加拿大著名医生威廉·奥斯勒曾预见:医学实践的弊端,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历史洞察的匮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日前,在“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计划”讲座上,知名医学家、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王一飞引用了奥斯勒的这段话,他坦言,“直至今日,奥斯勒的担忧,依然困扰着现代医疗的发展。”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医患关系今不如昔,医生重知识轻能力……王一飞将当下我国医疗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一道来。
医疗投资多回报少?
医疗卫生发展的速度,与投资钱财完全成正比吗?讲座一开场,王教授就用一组客观数据,给出答案:作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医疗卫生体系,美国对健康的投资占全国GDP的17%;可在全球192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中,美国仅位列37位,投资与效益严重失衡。以美国为典型的“投资不断增加,效果不成正比”的局面,使现代医疗面临尴尬。
健康产业,为何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专家深入分析,除了忽略健康人群、重视治疗疾病外,过分迷信高科技诊疗手段,成为“致命伤”。具体说来,医疗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与医疗仪器公司、盈利性医院,如同“铁三角”一般的医疗三方,联手形成共同利益集团,“挟持”了巨额医疗卫生投资。
怎样避免重蹈发达国家覆辙?王教授提出自己观点,从关注20%患病人群的治疗,转变到关注对100%人群的健康管理。我国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70%的健康人群仅用了所有医疗资源的10%;一个人一生的医疗总开支,70%是临终前半年时间内用去的。重心下移(从医院转向社区和家庭)、关口前移(从诊治转向预防与健康促进),将更多的医疗资源用于健康人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回报。
技术仪器成“第三者”?
“医者父母心”曾是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而今医患关系却变得剑拔弩张。王一飞教授说,技术仪器等高科技诊疗,俨然成了医患关系中的“第三者”。过去医生直接问诊病人,仪器检查不过是辅助手段;而今,一些医生过分倚重仪器,尚未细问病史,先开检查报告,由此削弱了双方良性互动;法治不健全,患者维权过度,又造成了医生为保护自我而过度诊疗。
医患关系紧张,不能简单说是谁的错。专家从病人、医生、体制三个方面剖析现状。从病人角度来看,期望过高、认为医学是万能的,同时又缺乏诉求渠道,导致医患矛盾没有“出口”;从医生角度来看,过分依赖高科技诊疗、忽视医学人文关怀,沟通技巧严重不足;从体制角度来看,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追风赶潮”新技术,却忽略医学的人文属性,更是致命伤。上述三者共同作用,医患关系难免雪上加霜。
如何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王教授表示,除了完善体制、尽量实现医疗资源公平外,两个要素同样重要:医患交流、社会共识。医患交流不是简单的技巧表现,更是医德的表现。至于共识,则是指社会、医生与病人都要承认生命最终无法避免死亡,承认生命质量与健康寿命同样重要;同时提升“自助”或自我保健意识,为创造宽容和谐的医疗环境奠定基础。
教育重知识轻能力?
医学教育,无疑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一大支柱。
王一飞教授指出,我国医学教育尚存在诸多弊病:课程设置上,基础与临床医学相分离;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应付;评估指标上,以知识为主,却忽视能力与素质。医学生毕业后,与医师职务不能顺利衔接。这些都可能导致医生成为“偏科生”。
曾有人大胆提出,“没有人文素养的医学,与兽医基本没有两样。”王教授明确表示,新世纪医生必须兼备知识与能力、技术与素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医生,自然能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能坚持救死扶伤、完善健康管理,但他们更应该在诊治疾病时表现出同情与尊重,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崇高的职业道德及伦理原则。医学生中的佼佼者,除了技术与医德兼备外,还可以学习融合科学与医学艺术,用整体的眼光与宁静的心灵,救治每一条鲜活生命。这也是成就医学大家的必经之路。
据悉,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上,王教授同时就转化医学、生命科学、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等热议话题,与300余名青年医师互动讨论。学生还结合自己从业经历,为上海乃至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