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四全年无课仍收全额学费
9月到,开学啦!近日,一个“读大学成本”计算公式在网上热传。在这份“大学账单”中,读大学逃课成本高达每天282元,有不少大四学生就此提出质疑,整个学期一节课都没有,还要交全额学费,这个成本似乎更“坑爹”。
虽然学费没少一分,但有些高校的大四奖学金却打了对折,有些高校则干脆取消了奖学金,不少学子纷纷吐槽“不公平”。
全学期无课 仍要交学费
“这学期一节课都没有!学费打水漂啦!”看着教育系统的选课栏只有“毕业论文”几个黑字,大四学生小韵忍不住发出如此感慨。
小韵是广州大学城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新学期开始,她发现这学期根本没有安排课程,这不禁让她心生疑惑:既然都不上课,为什么还要交全额学费?
小韵说,从大一到大三,每年的学费是4560元,加上住宿费1500元,一共是6060元。之前,不少师兄师姐向小韵传授经验,“前三年赶紧把学分修完,这样到了大四好专心找工作”。事实上,不少学院和专业基本不在大四设置必修课,这意味着,只要学生的选修课在前三年已修满,大四整年就将成为空档期。
由于小韵是师范生,她和专业同学在大四上学期会去到各地中学开展专业教育实习,下学期就只有毕业论文的任务,“既然都没在学校学到什么东西,学费是不是也应该打个折啊?”小韵对记者如是说。
高职类大专 大三起上班
不单是重点本科存在这类现象,不少高职类大专的学生更是从大二结束就开始工作了,只不过,大三一年的学费同样要交。
小罗曾就读于海珠区某公办技师学院,去年毕业的她说起大三那年只有一个关键词:上班。小罗说,大二下半学期开始,学院老师就会开始帮学生联系合适的工厂,大二结束,愿意去上班的学生可以选择工作,不愿意的可以选择自己找工作。
小罗选择了去老师介绍的工厂上班。与实习生不一样,小罗说,她和正常的员工毫无二致,也与工厂签订了合同,唯一不同的是,小罗还需要在大三快结束的时候回学校上交论文、参加答辩,只不过后者也仅仅是走过场而已,“不会有人不通过的”。
算起来,从大二学年结束,小罗就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很少回学校,虽然身份已经从“学生”转变为“员工”,但大三整年的学费4000元,以及800元住宿费,还是一样得交给学校。
学费没减半 奖学金减半
这边厢,大四学费还是照交;那边厢,奖学金可减半了。
今年7月,冯同学从广州某211重点大学毕业,谈起大四的学费问题,她最郁闷的是学费没减,奖学金却打了对折。冯同学说,按照大一到大三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一等奖学金为2000元,二等奖学金为1000元,三等奖学金为500元。一般说来,奖学金的评选都在第二学年初开始评,比如大二学年开始进行大一奖学金的参评。由于大四面临毕业,奖学金的评选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初,“校方说因为只评了一学期而不是一学年,所以奖学金减半”,因此,虽然冯同学拿了一等奖学金,但只拿到了1000元。
不过,与林同学相比,冯同学还算是幸运的。林同学同样就读于广州另一所211高校,“大四根本就没有奖学金啦,那些能发奖学金的学校算不错了”。
声音
高校回应
大学学费不仅是上课费
与众多学子质疑大四要交全额学费相反,高校老师几乎一面倒地支持要交学费。
广州某211重点大学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学费并不单单只是上课费用,还包括其他各项费用,比如实习指导、论文指导等。目前各大高校的学费征收方式是按照年平均来征收。“现在国内高校的学费基本是按照学分制来核算的,然后再除以四年,得到每年的学费数额。不能说学生不上课,就不收学费”,刘老师解释说。
也有高校老师表示,大四课程的确比较少,必修课一般不会安排在大四这一年,“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同学实习、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陈老师解释说,大四这一年虽然课程比较少,但老师也还要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和就业,“工作量并不比非毕业班轻松”。
学生提议
高校收支能否公开透明
学生们认为学费高了,老师们却意见相左。归根结底,还是高校收支不够透明公开。
“现在大家完全不知道学费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花在了培养学生上,其实只要学校能更透明地公示一下,可能中间的误会就能消除”,小韵对记者说。
广州某高校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大学生所修学分及各项支出的总成本,除了由政府承担部分费用外,学生也需要承担一部分。目前,大学学费的收取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文科每年为4560元,理科每年为5160元。
就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就有多位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广东省高校生均综合拨款额亟待提高。据代表、委员们介绍,高校生均定额经费是以高校实际在校学生人数为基数,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相应按照不同折算系数,最终核定而成。在校生越多,拨款越多。广东省属高校每年生均拨款为6600元,生均拨款数额8年未变,而物价、政策性工资等费用却在持续上涨,教学成本的增长远远超出教育投入的增长,高校普遍存在极大的资金缺口。
专家说法
关键原因在于教育缩水
“其实这不是究竟该不该少交一年学费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高校教育严重缩水。”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如此评价。熊丙奇认为,不少高校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和开支,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是缩水的,“所以才会导致学生认为在大四或大三完全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教育”。
在熊丙奇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以就业率作为办学导向,追求高就业率,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找工作,“不仅高职高专如此,重点本科亦然”。二是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有限,985或者211工程的学校情况还相对较好,一些民办的高职高专院校,政府拨款少,校方为了压缩成本,能不开的课程就不开,或是让学生在外实习,或是延长放假时间。
熊丙奇认为,要解决这一现象,除了要改变以就业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指标外,政府也应当扩大对高校办学的财政投入,或者是吸取社会各界的力量,减少来自学费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建立学生自治模式,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出意见,如果校方没有给出相应的教育,学生可以要求降低学费,或者是要求将缺失的教育给补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