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5日,2012年伦敦奥运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苦战三局战胜李宗伟夺冠。图为李宗伟在比赛中。记者 盛佳鹏 摄 再见李宗伟,距离那场史诗般的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战刚好过去一个月。走下羽超赛场,他右脚踝上还裹着厚厚的冰袋。因为早前签约为浙江队外援,拿督推掉马来西亚国庆日的活动邀约,拖着尚未痊愈的伤脚来赴约。
“这就是我的性格。承诺过的,就要去做,上了场,就要认真打好每一分。无论结果如何,过程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当近在咫尺的奥运圆梦时刻终成幻影,当自己的名字再度被悲情词汇包围,习惯了被命运捉弄的李宗伟说,他一路走来,只求问心无愧。
“即使是失败,它在我生命中凿刻下的痕迹,将会是光荣的印记。无论未来走到哪,我都会像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不断征战。无论面对什么状况,永远都知道要怎样重新再出发。”在那本名为《败者为王》的自传中,李宗伟对“失败”如此定义。即便没有世界大赛的冠军光环,也丝毫无碍他在这项运动以及自己的人生中,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
心酸过后不言放弃 无可回避,一个月前在温布利体育馆掩面痛哭的画面,还是要被“残忍”提及。当时,李宗伟苦战三盘,以两分之差败给老对手林丹,再次与奥运会冠军擦肩。
他说,这或许就是自己的命。
“因为两分就失去一枚金牌,想起备战时的酸甜苦辣,有时自己也会想不通,可能还需要一点运气。”带着遗憾从伦敦回到马来西亚,李宗伟的身边总有人安慰他“输了比赛,却赢得全世界的心”。而他只会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坦言心酸的感觉还需要时间去治愈,“可惜金牌只有一枚,难免有些不好受。”
如果不是接连在今年全英公开赛和汤姆斯杯赛受伤,李宗伟或许有更大机会成就职业生涯的圆满。那段养伤的日子,他一度心灰意冷,想到了干脆就此挂拍。但最终还是选择与伤病作战,与时间赛跑,直到奥运会决赛结束,他才告诉所有人,自己是靠止痛药硬撑完所有比赛。“事情发生了,就只有去面对。世上没有"如果",也没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不愿将伤病作为借口,也担心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劲敌,李宗伟默默承受,直到最后一刻。
回忆整个伦敦奥运会征程,李宗伟说,他最有压力的一场比赛其实是与谌龙的半决赛较量。赢球,意味着至少可以带回一面奖牌,赛前一夜,他甚至无法入眠。“有伤在身的情况下,可以拿到奖牌就很不容易了。赢下那场球后,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好多。”顺利进入决赛,隔网相对的还是那位最熟悉也最强大的对手林丹。没有惧怕,也不像四年前那般紧张,他只希望将最好的自己呈现于战场。
果然,在温布利那场定格为经典的对决中,最好的李宗伟将“超级丹”逼入绝境。两位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球手,用精湛的球技和相互制约,将羽毛球运动的魅力展现到极致。只是,对于李宗伟而言,结局依旧那么残酷。又一个四年过去,他还是未能站上最高领奖台,未能听到自己祖国的国歌。
“流泪是因为愧疚,没有为马来西亚奏响国歌。看到大家对我期待那么高,当时觉得对不起支持我的人。”原本没有给自己太多压力,到了与金牌擦肩的那一刻,李宗伟还是深深自责。“输球的感觉很难受,但比赛就是这样,总要分出胜负。我本身尽了最大努力,就一切向前看吧。”
伤痛会随着时间一点点抚平,心酸过后,生活还要继续。没能得到命运的眷顾,就继续与命运顽强抗争。即便无法梦想成真,也不会停止追寻梦想的脚步。“我还是继续做好我自己,每场球对于我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比赛是以胜利为最终目标,若说并不看重成败,那不是真话,但是除了胜利,更重要的是有逆风前进的勇气和毅力,尽全力超越自己,而不是别人。”
圈内死党不是林丹 同样是那场奥运决战,30岁的李宗伟与29岁的林丹赛后紧紧相拥。那一刻的惺惺相惜,令无数人为之动容。自2006年起,“左林右李”将羽毛球男单战场唱成了“二人转”。“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一直以来从未断绝。
在刚刚出炉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里,林丹写道:“其实,我的不少辉煌都要感谢李宗伟的"成全"。”毫无疑问,“超级丹”的完美,少不了伟大对手的映衬。连他自己也开玩笑说:“见李宗伟比见老婆还多。老婆只会喊你回家吃饭,李宗伟却会喊你回羽毛球馆训练。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他这样的对手,真的很幸运。”
而在李宗伟眼里,林丹当然也是众多对手中最特别的一位。“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和林丹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单选手。没有李宗伟,林丹可能会少一些前进的动力;没有林丹,我也会没有动力。”他将林丹比作一股时刻伴随自己左右的推动力,推着他挖掘自身潜力,督促他在训练中更加努力。“没我参加的比赛,林丹会赢得轻松一点;没林丹在,我也更容易赢得冠军。所以,只要林丹在,我就要更加拼尽全力,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好事。我们两个一同展现着羽毛球的魅力。”
因为彼此的存在,这对赛场上的“夙敌”,始终对胜利充满渴望,始终在追赶中不断前行。而赛场外,他们是可以聊家常、开玩笑的朋友。林丹与谢杏芳的婚礼,李宗伟也受邀一同见证。不过,在羽毛球圈里,林丹还算不上李宗伟的“死党”。拿督最“铁”的朋友是印尼天王陶菲克,两人几乎无话不谈。而在中国球员里,已经离开国家队的鲍春来与李宗伟私交更好,进入娱乐圈后也一直保持联系。
“当陶菲克还在高峰期的时候,我会学习他的一些技术。我们打法相似,他网前感觉特别好,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李宗伟把陶菲克当作益友良师,私下却很少跟他聊与羽毛球有关的话题,“羽毛球的东西就在场上讲,场外还是更多地谈人生。”
平时,除了在赛场相遇,这对身处两地的好友会通过电话联络,有时干脆打“飞的”串门。“一个半小时航程,有时候我飞去印尼,有时他来马来西亚找我。我们在一起时总是有说有笑,很谈得来。”李宗伟透露,只要自己需要帮忙,陶菲克总是最坚定的支持者,“2011年我想举办一次表演赛为日本地震和海啸筹集善款。电话打给他,他马上答应帮忙,这件事让我感动至今。”
伦敦奥运会后,陶菲克也以过来人和朋友的身份向李宗伟送上自己的安慰和鼓励。“职业运动员就是这样,场上肯定是敌人、对手,场外也可以是很好的朋友。”对于这样看似复杂,实则纯粹的友情,李宗伟说自己格外珍惜。
告别赛场不在明年 三届奥运会收获两枚银牌,有马来西亚媒体早早为李宗伟的退役时间做好了“安排”明年世锦赛后就告别赛场。这样一则传闻,拿督摇头回应:“那是误会,告别赛场的时间,最早应该是2014年亚运会后。如果身体允许,后面再作打算。”
对于李宗伟而言,高密度的参赛频率和浑身上下的伤病,是他继续前行的最大顾虑。很多人疑惑,像他这样的顶级球员,缘何要保持那么高的出勤率,几乎大大小小的比赛都要出席?
“其实我也想像林丹那样,但这个不是我来决定的,是国家队安排的。”李宗伟无奈表示,“我和林丹区别很大,他不比赛还有谌龙、陈金,他们都能为中国队争夺冠军。但马来西亚很少人能够代替我的位置,如果我不去拿成绩,赞助商就不会赞助国家队,尽管我也很累,但很多东西不是我一个人能控制的。”
打完伦敦奥运会,李宗伟向国家队提出“减负”。毕竟,身体始终超负荷运转,受伤几率自然增加。为了将这位“国家英雄”留在赛场,马来西亚羽协已同意对他的国家队任务做出相应调整,让他可以选择性参赛,将更好的身体状态留在重要比赛。“从我个人来说,世锦赛是非常重要的比赛,毕竟我还没有拿到过这个冠军。至于下一届奥运会,我只能说尽自己努力。因为,四年对运动员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我当然自己希望能坚持到2016年。”
而作为在马来西亚最具知名度的运动员,李宗伟还有意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用自己的爱心,号召更多人一同帮助孤儿和社会弱势群体。“我在奥运会之前就已有意成立基金会,这一直是我的梦想。由于要专注备战奥运,计划才暂时搁置。”他表示,“这个基金会是我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感谢国家和那些一直支持、祝福我的人。”(谷苗)
作者:谷苗 (来源:文汇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