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时一位农民该做什么?有人回答,好好打工挣钱;有人回答,好好照顾父母……而临泉县关庙镇村民陈纪敏的回答是好好上学。几天前他接到了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女儿踏进高校的大门。陈纪敏笑谈,从资历上说,女儿是他的“学姐”。
今年42岁的陈纪敏,家住临泉县关庙镇河坡村委会陈庄自然村,自幼学习刻苦。高考时,陈纪敏发挥失常,没能考上大学。原本想调整状态再战,但看着家中低矮破旧的房屋,陈纪敏扔下书包,毅然扛起了锄头。
1992年,关庙镇政府成立,高中毕业的陈纪敏被聘为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资料员,一干就是20年。多年来,陈纪敏工作兢兢业业,深得领导和同事认可,但陈纪敏心中总有一个解不开的结,那就是没能踏进大学校门。
很多次,陈纪敏趁妻子熟睡之际,翻出自己当年的课本,轻轻地摩挲着。尤其是高考政策放宽后,允许社会人员报考,陈纪敏的心一下子活跃起来,但想起妻子脸上的皱纹和两个孩子,陈纪敏再次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2011年,陈纪敏的女儿参加了高考。考试期间,陈纪敏一直在场外静静等候。女儿高考一结束,陈纪敏就对她说:“你的书不要丢,我得用来复习,明年参加高考。 ”
闻听此言,女儿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随后,她开始支持父亲的决定。两个月的假期中,每当父亲有疑问时,她都倾尽所能,认真解答。 2011年9月,女儿被一所高校录取,临别时,父女二人约定:“来年一定要喝父亲的‘庆功酒’。 ”白天上班,晚上复习。这是一年来,陈纪敏的生活状态。今年6月,陈纪敏走进了高考考场,最终以文科407分的成绩,被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妻子以家中经济困难为由,反对丈夫去上大学。为此,陈纪敏与女儿一同申请了助学贷款,每人每年的资助标准为6000元,解决了这一难题。
陈纪敏说,他准备带着妻子一同前往河南洛阳,他在学校读书,妻子在附近打工。陈纪敏谋划着,等自己大学毕业,可用学来的推拿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那时妻子也不用生活得如此辛苦了。(曹亚伟 李炳绅 吴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