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主题采访:连江下屿村 海上演绎新生活
原标题 [“走转改”主题采访:连江下屿村 海上演绎新生活]
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12日讯(记者 林蔚 通讯员 林冰 邱仁松)驱车经过一条细长而曲折的海上公路,8日早6点,我们来到罗源湾南岸连江下屿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外观统一的住宅楼。村支部书记郑德钗告诉我们,这些楼房,是村里自2005年启动的集资房建设的成果。两栋正在建设的新楼引起我们的注意,“村里的集资房也装电梯了!”郑德钗自豪地说。
过去的下屿村是个封闭的孤岛,外人罕至。“村里路不通,出行难,喝水也难。”61岁的村民郑声庆说。
改革开放后,下屿逐渐建设成为经济强村,海带、虾、牡蛎和经济鱼类的养殖、加工、销售,以及近海捕捞都颇具规模。
更大的变化,发生在“海上福州”大力建设的这两年。可门港和罗源湾的开发建设,使养殖海域缩小,传统渔业养殖转型势在必行。转战旅游业,成了村里一些经济、技术实力有限的渔民的新路子。资金不足的渔民,依靠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小额贷款购买从事休闲渔业的设备。几户渔民联合成立了三屿休闲渔业有限公司,如今,这个集垂钓、餐饮、渔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服务型企业已是远近闻名。
近几年,下屿村已成为全省海钓鲈鱼、海鲫鱼的“圣地”,商贸、休闲垂钓、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产值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经济重心逐步由一产向三产转移。2011年,村里生产总值3.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
“游客多时,出一次海能挣300元,自己还能顺带钓些鱼。现在生活很宽裕。”蔡新华一家原是渔业养殖户,养鲈鱼和金鲷,现在全家都转行了,经营着两艘供游客海钓的渔船,他说:“每个月每艘船出海超过20趟,碰到周末,游客太多了,不是熟客都没法接。”
出了蔡新华家,我们直奔码头,登上一艘可容纳20人的休闲观光渔船。船驶往罗源湾,远处一座山丘临海而立,山后隐约可见耸立的楼房。“那就是华电可门火电厂,去年发电150亿千瓦时。”郑德钗介绍。
目前,下屿村以罗源湾工业游与风情海上游为招牌,大力发展海上观光业。村里的旅游业正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与省钓鱼协会联合开发海上垂钓路线和旅游观光路线,打造全省垂钓之乡的品牌;统一对外品牌标志,包括垂钓船统一喷漆、统一配备标准化救生设备等,打造专业化的垂钓渔船队伍。
下屿,正生动演绎着一个渔村经济转型的故事。
作者:林蔚 林冰 邱仁松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