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与周恩来 |
范长江1938年为《新华日报创刊纪念题词》 |
范长江之子范东升 |
访范长江之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范东升
他是"文革"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他有着二十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他就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范东升,他的父亲是范长江。在范东升的眼中,范长江既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位良师。
在父亲身上,看到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范老,您好。范长江先生在我国新闻事业上成就非凡,而您从事的又是新闻工作,这样的选择,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的巧合?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您是怎么看待范长江先生的?作为范长江先生的儿子,您是如何看待范长江先生的?
范东升:我出生在北京,与父亲范长江共同生活过十七年。我崇敬我的父亲,因为他是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先驱者,他的记者生涯为一代代新闻人作出了榜样;我热爱我的父亲,因为他也是我少年时代的启蒙者,他从小教育我要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解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而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恰恰是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出发点。
父亲并没有教导过要我做一名新闻记者,却告诉我怎样做人。我后来了解到,实际上父亲自己也是半路出家,他先后曾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和北京大学上学,但分别学的是乡村行政系和哲学系。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为了使广大读者和民众了解在未来抗战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性及其社会经济现状,以及鲜为人知的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与走向,他自1935年7月开始了著名的西北地区采访旅行,从此走上新闻工作的道路。他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新闻人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
父亲在延安窑洞与毛主席深谈,之后在《大公报》发表轰动一时的新闻名篇
记者:1936年,范长江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他的西北之行,并写下了《中国的西北角》这本书,您对这本书有怎样的理解?
范东升:记得儿时,在父亲的书架上摆放着《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书,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旧版,他一直未曾就这两本书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可能是因为我们那时年少无知,很难理解书中记载的那个年代发生的事。1966年“文革”爆发,为了反驳造反派对他的历史的诋毁和污蔑,他第一次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自己那一段不平凡的新闻经历,特别是他如何在西安事变爆发的关头,不顾个人安危闯进西安城采访,并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前往延安访问。他在延安窑洞里与毛泽东主席彻夜长谈,并随后通过《大公报》公开报道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国统区引起轰动。他给我们看了毛主席为此写给他的亲笔感谢信,我从未想到书架上那两本封皮泛黄的书竟有如此令人震撼的力量。“文革”结束之后,我来到北京大学修读新闻专业,并通过自己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开始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我想,无论人们持有何种政治、历史和学术观点,都无法否认这两本书当年在促进民族觉醒和全民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时至今日的深远影响。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由于时代环境不同了,因此《中国的西北角》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难以超越的。但是我认为,尽管时代变了,《中国的西北角》所体现的一个新闻记者“先忧后乐”的使命感,和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敬业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西海都市报》的此次策划,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活力
记者:我们即将沿着您父亲当年的采访足迹,开始喜迎十八大“重走范长江之路·青海行”的采访活动了,您认为,作为一个公众媒体,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下,发起这样一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范东升:我父亲在上世纪30年代去西北采访,途经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广大地区,其中青海这一段他走了二十多天,写下《中国的西北角》中十分重要的章节“祁连山南的旅行”。我自2007年开始曾六次组织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前往西北地区,进行“重走中国西北角”的采访活动,这次来青海已经算是第七次西北行了。《西海都市报》组织这项活动选题意义很重大,与我院师生“重走中国西北角”项目的宗旨完全一致。我想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青海的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新闻前辈为民喉舌的优秀传统的决心,也体现了西海都市报在新的时代勇于改革和与时俱进的活力,预祝《西海都市报》喜迎十八大“重走范长江之路·青海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对青海最早印象来自《中国的西北角》
记者 :很高兴能和您一起参加喜迎十八大“重走范长江之路·青海行”的采访活动,我知道您是第一次来青海,但青海对您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国的西北角》这本书中,范长江先生曾用大量笔墨,描写过这片土地,七十多年过去了,你对于青海有什么期待?
范东升:我很高兴能参加《西海都市报》此次“青海行”活动。我一直没有机会去青海,因此青海在我的脑海中还是一个比较遥远和神秘的地方。我最早对青海的印象就是从《中国的西北角》中有关青海的描述中得来的。我父亲在一篇文章中用了《伟大的青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撑点》这样强势的标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然那篇文章描述分析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青海,七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青海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感到十分好奇,十分渴望亲眼看看青海发生了什么变化。因此非常感谢此次《西海都市报》邀请我和汕头大学几位师生一同访问青海。
本报记者 李皓
专刊部主办 责编 郭建强 版式 任桂梅 校对 丹 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