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QE3终落地 专家称长期看对中国利大于弊
2012年09月15日09: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万众期待中,美联储于北京时间14号公布利率决议,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终于靴子落地。美联储宣布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同时延长维持超低利率的时间至少至2015年中期。
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一种货币政策,它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人为的增加货币供应,简单点说也就是“无中生有”的间接增印钞票,进而向本土银行、金融市场提供充足流动资金,降低借贷成本,增加银行放贷,以推动整体经济运行。
量化宽松对创造美国就业和保持美国本土经济确实有好处,但是众所周知,美元作为是一种国际性货币,又是各国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美元的发行量的增加也会,又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QE3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QE1到QE2,再到QE3,每听一次经济术语,就要听美国人说一次刺激经济的必要性。这一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经济转暖,所以要再添一把柴:
伯南克:目前通胀预期处于2%以下目标,委员会开始确信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政策、加强复苏,支持在楼市和其他领域出现的经济复苏。就业情况却依然令人忧虑,在经济走上温和复苏轨道的同时,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足以降低失业率。
QE3,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高端名词。所谓“量化宽松”,简而言之,就是由美联储出钱买债券,提振美国经济。美联储的钱又从哪儿来?有人说,食指一按,开动印钞机。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解释,QE1、QE2或许能算作“印钞纸换真金”的买卖,但第三轮量化宽松,并非如此。
谭雅玲:QE1和QE2是开动印钞机,这一轮是叫先把钞票收回去,然后再往外放钞票,它的组合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大家都理解为昨天晚上美联储的政策启动了QE3,实际上根本不是,美联储从去年9月份就启动了QE3,它卖出短债买回长债这是一个新组合拳,而它不是要转嫁危机,而是要实现美元霸权的全面回归。
美国经济从低谷到慢慢爬坡,前两轮量化宽松功不可没。QE3,美国的蜜糖,是否是中国的毒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无需担忧。
吴晓灵:如果美国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世界上大家对于股市、大宗商品还有经济复苏的预期会发生改变,我认为对中国的经济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进一步指出,QE3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影响,应区别看待。
曹远征:这一轮的QE3的推出影响与过去QE1、QE2的推出影响已经不大一样了,那时候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型经济体在增长之中,因此它有输入性通胀,因为是要购买原材料、购买物资。现在经济全球都在同步下滑,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就在相对减低,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可能还有一点正面意义,因为如果美国经济走强会对中国的出口会有帮助。
影响大也好、小也好,这种影响,具体是什么?财经评论员殷冕分析,短期来看,QE3对中国不算好消息。
殷冕:对中国经济短期的一个影响来讲可能负面因素要略微多一点,因为增加了输入的通胀压力,另外增加了央行政策的调控难度,如果说缺少货币政策一个持续的支持,短线来讲我们国内经济企稳的一个进程就会低于预期,滞胀的预期就会显现。
而QE3对中国的中长期影响,殷冕用“利大于弊”概括。
殷冕:美联储决定延长实施零利率政策的时间,对于追求投资收益的一些国际市场来讲,增加了对于资产流出美元的一个理由,在新兴市场在中国的资本流入可能因此得到一个回升,有人可能担心QE3这块推动会将已经处于高位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造成国内通胀的上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近几年中国对大宗商品影响力加大,中国需求没有出现大幅调升,国际商品价格回升的一个空间也是比较有限,美联储推出QE3,加上欧洲央行将无限制干预欧洲债券市场以及支持债券危机国家降低发债成本,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来讲政策层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的政策,从我国国内经济实情来出发的话调结构的一个长远目标、政策考量应该也是顺势而为的。
对于回升乏力的美国经济,QE3似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伯南克也承认,在失业率问题上,量化宽松政策显然制造了一次又一次落空的希望。
在10号的一份报告中,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指出,iPhone5可能为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增长率贡献0.25至0.5个百分点。他调侃道,QE3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还不如一部小手机来得直接、有效。
作者:沈静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