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曾在上世纪被中外刊物广泛转载的照片。昨日,其原版被收藏家捐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曾经有这样一张照片,从上个世纪起就经常被中外刊物转载,照片的内容是12名中国同胞遭到残害,被残忍地砍下了头颅……
这张照片上的12名同胞都是谁?他们为何被集体杀害?又是谁拍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的原版如今又在哪?昨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会议室里,这段尘封的历史被揭开,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找到了。
事件
12同胞被害照
原版被公之于众
昨日下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会议室内举行了一场文物捐赠会,沈阳著名收藏家詹洪阁先生带来的一张照片,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有这样一张照片,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就被中外很多刊物转载,照片的内容是12名中国同胞被砍下头颅示众。”詹洪阁指着一张杂志上的翻拍照说,长时间以来,这张照片被展览、转载,甚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也有这张照片的翻拍版,但是质量都不高,甚至都不完全。
而照片背后的信息就更是个谜了。被杀的12名同胞究竟是谁?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被害的?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又是谁?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今年初,我偶然地收集到了这张照片的原版,今天我将它公之于众,捐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詹洪阁在一个信封里,小心地拿出了一张泛黄并有些破损的照片。记者看到,这张照片不足5寸大,内容与之前那张翻拍照一样,只是照片的上边多出一行日文,大概的内容是:“在铁岭被枪杀的中国马贼”。
故事
12名义勇军
在铁岭龙尾山就义
对于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詹洪阁也做了一番了解。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将义勇军和抗日义士统称为‘马贼’,照片中被害的12人都是抗日义勇军。”詹洪阁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32年12月,地点就是铁岭市的龙尾山山路上。
“我特地去当地考察过,虽然当年的场景不复存在,但是日军残害我同胞的铁证如山。”詹洪阁说,这张照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原版,更在于它出自侵华日军之手。詹洪阁说,他认为这张照片应该是侵华日军的随军记者拍摄的,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炫耀战绩。詹洪阁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照片上的日文标注,第二个是这张照片是他在一次拍卖会上获得的,而照片原本是收录在一本军事影集里的。这本军事摄影集共有100多张照片,其中很多都是日军残害我同胞的照片,而这本影集的所有者是一个日本老兵的后裔。
背景
照片应该是
侵华日军亲手拍摄的
詹洪阁说曾有人出高价购买这张照片,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收藏这张照片是为了有朝一日将它公之于众。昨日,詹洪阁亲手将这张照片捐给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这张照片很血腥,看着也让人心痛,但是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中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詹洪阁说,他对这些军人感到敬佩。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顾问王建学对于这张照片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近年来,日本国内有很多人不承认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王建学说,这是他们找到的第一张由侵华日军亲手拍摄的历史照片。
王建学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所谓的‘马贼’基本就是抗日义勇军,日军在处决他们时是不会允许其他人在场的,所以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应该是随军记者,或是日军本身。”王建学说,这张照片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彰显了中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伴读新闻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将展出89件珍贵文物
昨日,记者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为使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6月下旬,根据有关人士提供的线索,博物馆远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征集了89件文物,这些文物将很快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收集到的物品有日军一八二四部队瓷坛、日军马刀、日军迫击炮炮弹等。这批新征集的文物充分反映了东北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断,而且大部分都是难得的孤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侵华日军侵略行径的有力罪证。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从黑龙江征集来的文物
65枚侵略印章
背后是中国人的血泪史
沈阳收藏者捐赠“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日军侵华战绩印章册”
在昨日的捐赠现场,还有一颗重磅炸弹,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本被收藏者称为“日军侵华战绩印章册”的本子,上边盖有65个印章,每一个印章都记录着侵华日军攻占一座城市和他们制造的“大事件”,同样也记录着中国百姓的血泪史。
昨日,这本册子的收藏者沈阳的杨先生,将它捐给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65枚印章记录日军侵华史
沈阳晚报记者在捐赠现场看到了这本小册子。它的外表为深绿色布纹包裹,规格为11cm×8cm,折叠时只有一个手机大小,而展开后却足有一米多长,盖满了各式印章。“这本册子是当年日本出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战绩。”沈阳收藏者杨海勇告诉记者,他对这本册子背后的故事也有过研究。
据了解,当年的侵华日军为了炫耀自己的战绩,每夺下一座城市或打一次大仗,就会在国内发行纪念印章。而收录这样一本册子,也成了当年好多亲战派热衷做的事情。杨海勇手上的这本册子共有65枚印章,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起到两年后的日军侵占温州,两年中,侵华日军在中国留下了65枚“战绩”印章,涉及被占领的城市40余座。
“这相当于大半个中国啊!”杨海勇说他每翻这本册子时,都感觉这是一段沉痛的中国人民血泪史。
印章册收集丰富、保存完好
沈阳晚报记者翻开这本册子,看到的第一枚印章便是“卢沟桥”,印章为红色,呈一面旗帜的形状,用的时间是“日本昭和12年”,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此后分别是“攻占廊坊”、“占据居庸关”、“徐州攻陷”、“开封入城”、“太原城陷落”等等。
这些印章的图案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印章的形状有子弹、炮弹、飞机、军帽、钢盔、勋章、坦克、大炮、军旗、帽徽、铁锚、装甲车等等。
昨日,杨海勇将这本册子捐献给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副研究员关雯心对于这本册子的收录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认为这本册子收集的侵略印章之多十分罕见,保存之完好也实属难得。“这本册子就如同一本日军侵华史。”关雯心认为,这本册子可以称得上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昨日,来自沈阳的欧瑞鹏和来自营口的李政斌,也分别捐献了他们的藏品日军细菌部队军官审讯实录和侵华日军军方手术器具等物品,它们同样是日军侵华罪行的有力证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