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因其价廉物美、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但往往经过精挑细选、反复价格比对下单后,却被卖家告知缺货或者迟迟不发货。买家为此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难道只能自认倒霉吗?昨日记者从松江法院获悉,因缺货被拒绝发货的买家将商家告上法庭,要求卖家依照合同约定赔付违约金1000元。
网店搞秒杀活动却缺货
2012年2月14日,陈先生在网店上闲逛,发现有家旗舰店在搞活动,该店牛排标价特别便宜,页面显示:“菲力牛排150g,20.86元;T骨牛排180g,25元”(买得越多便宜越多)。陈先生根据自己欲购买的量,算了算平均下来一块牛排才1块多钱,陈先生立即秒杀了80份菲力牛排(1600块)和70份T骨牛排(1400块),并支付了总价格3700余元。
陈先生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广而告之周围的朋友、同事等,大家都登录了该网店,发现确实如陈先生所言,因此都疯狂采购,不到一个小时拍完了商家设置的万份牛排。
然而,两天后,该卖家通过聊天工具告知陈先生等人因店铺供货故障,故没货可发。陈先生等人只能失望地申请退款,卖家也立即将货款全额退还了陈先生等人。
申诉成功却被卖家拒赔
申请退款后的陈先生很气恼,难道卖家就可以随意决定价格或者卖与不卖吗?他仔细研究网店所在网上商城的规则,发现根据该规则:商城卖家在买家付款后明确表示缺货或实际未在七十二小时内发货即为延迟发货,延迟发货的商家需向买家支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30%作为违约金。
2012年3月1日,陈先生就该商场卖家未发货的行为向客服申请维权,客服认定该卖家没有履行优惠承诺,故此投诉按照违背承诺“成立”处理。之后,陈先生多次联系该商场卖家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该卖家不同意,只愿意以优惠价格或赠送形式给陈先生一点牛排补偿。
告上法庭获赔1000元
因协商不成,陈先生于2012年4月起诉至松江法院。
庭审中,作为被告的卖家辩称,因其工作人员疏忽,在牛排设置“买得多,便宜多”中,份数设置为20份,价格却设置了优惠后的货物单价,并且在优惠活动开始不到一小时时间,就遭遇了295笔订单,订单中有许多不正常订单,不少买家名称地址不详,因牛排是冷冻食品,发货将导致巨大损失,基于此卖家没有发货,只能通知陈先生退货,并非卖家恶意违约。并且,被告认为陈先生存在恶意,故意利用商城赔付规则的漏洞,网络召集众多买家进行非法营利。但该卖家庭审中确认,其能承担的最大订单份超过一万份。
法院经审理认为,卖家在网上店铺中发布产品信息属于要约行为,陈先生接受上述要约并支付货款后,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卖家作为网络商城商家,理应按照相关规则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而被告未按期履行义务,故法院认定被告构成违约,判令被告支付陈先生违约金1000元。
【法官释案】
审理此案的法官认为,法律术语中要约是指要约人作出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需内容具体确定;而承诺则是受要约人作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作为网络消费者,只要拍下商家出售的商品就视为作出了承诺,即买卖合同成立,买卖双方均应该履行各自的义务,卖家应按约发出符合约定的货物,否则买家可以依据双方的约定追究卖家的违约责任。该案中网络商城规则即为约束买卖双方的约定。
作为网络卖家,应认真学习相关交易规则,按约履行交付商品的义务,诚信经营。如确实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者撤销买卖合同,而非擅自作出违约行为。
作为网络交易平台,制定相关规则既要考虑到买家的利益,也应均衡考量卖家权益,尽量完善相关交易规则,不使有心之人有漏洞可循,网络商城在此次案件后及时修改了规则,防止有人恶意交易要求卖家支付现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