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排坛泰斗张然再析三大球败落症结——
片面“快乐训练”甭想成才!
编者按>>>
以全部主力出战的中国女排在前几天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上不敌泰国女排,在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都没派主力参战的情况下丢掉了亚洲冠军。央视现场解说的评论员无奈地说,中国女排不仅已经不是世界一流强队,也已经跌出了亚洲顶尖球队行列。中国女排的问题出在哪儿?一时间又成为最近中国体坛最热议的话题。著名排球教练袁伟民、邹志华等的恩师、中国排坛泰斗级的八旬老教练张然再次给本报来稿,矛头直指我国三大球目前普遍存在的训练问题,指出:训练不刻苦,甭想练成才。
我在扬子晚报8月23日的文章中提过,无论有多雄厚的后备、优越的体制和良好的条件,只有通过刻苦的对路的训练,才能把人练成才。
运动队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叫什么“快乐训练”、“快乐足球”、“快乐排球”等等。这要看对象是谁,群众性的有氧体育运动,当然是快乐训练、快乐打球啰!至于专业或职业队的训练,还要看怎么理解。如果把你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看成是崇高的事业,全心全意地投入,精神上乐在其中,苦中作乐,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值得赞赏。倘若在训练安排上缺少量和强度的刺激,在训练实践中出工不出力,出力不用心,在训练过程中轻松愉快,皆大欢喜,轻易完成任务,一堂课两三个小时就拜拜了,这种“快乐训练”,就值得研究了。
三大球要出成绩需苦练
实践出真知,苦练育人才。专业或职业队的训练,是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是要出成绩、出水平、出人才的训练。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不吃苦耐劳,不出工出力,不用心用脑,是不可能登攀技术巅峰的,不论你有多高的智商、多好的天赋、多美的条件,无数优秀运动队和成功运动员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个真理。我不欣赏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教练大松博文的那种魔鬼式训练,也不赞成什么“快乐训练”。但我认为,训练艰苦,比赛从容;训练轻松,赢球困难。这或许是训练与比赛的因果关系。
三大球属于技巧类的运动项群,其技术繁多,动作精细,技巧性强。要想达到全面、熟练、精确、有效的自动化技术境界,不花大气力、多时间去操练,是不可能实现的。三大球的某些特点,诸如比赛都是在快速运动中、突然变化中、连续动作中和剧烈对抗中进行的,这不但要求个人技术娴熟,运用自如,而且队员之间要行动协调,配合精密。然而,现在不少运动员存在的技术片面,动作粗糙,球感不灵,失误频繁,基本功不扎实,互相配合不默契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训练不足、火候未到所使然。
三年成型 五年成才 八年成器
前国家体委经过论证曾提出,专业队运动员的训练(含比赛)要每年280天,每天5小时(以下简称“2805模式),而且写进了《运动队工作条例》之中。姑不谈这个规定现在还管不管用,但是,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先进,电脑如何运用,技术如何创新,大脑如何发达,体能的发展、技术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都要靠刻苦的训练实践和过硬的比赛实践去实现。坐而论道,提提指标,喊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精明的教练员或科研人员做过研究,贵队每年训练多少天,每天平均几小时,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又各练多少小时?每天、每年要练多少小时,才能加快出成绩、出水平、出人才?认真研讨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或许比天天喊人才匮乏、基本功差有益得多。这里当然还有练得上路不上路、得法不得法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是新世纪、新时代,那个“2805”模式已经过时啦!
三大球运动员的育才过程是相对较长的。日本女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夺过6次世界冠军、最牛的时候曾指出,培养一个世界冠军要训练一万小时;中国排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鼎盛时期,总结经验时也提出过“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八年成器”,或称“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绩,八年攀高峰”的运动员成才规律;国际排联专家们经过调研认为:“世界冠军队的运动员,大都是在26岁(男排)和23岁(女排)之间。”如果以“2805”模式的训练时间来计算,八年就是训练一万小时左右,也是男排26岁、女排23岁成为世界冠军的成熟期。再看中国女排“五连冠”和新生代冠军的队员们,她们达到辉煌的顶峰,大概也大都在训练8至10年之间。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
训练量或称运动量,是数量(时间、次数)和质量(密度、强度、难度、动作准确性)两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体。
一方面,任何数量,必须是在一定质量基础上的数量,训练不但要有量的指标,而且要有质的要求,保证训练在高指标、严要求、勤动脑、精安排的条件下进行;而磨洋工,泡时间,出工不出力,出力不用心,这种训练数量,事倍功半,意义不大。另一方面,任何质量,都是通过一定数量表现出来的,没有数量就无所谓质量,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不达到相当的个人摸球次数,就不可能获得球感、手感、本体感、时空感,就不可能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技术战术。前苏联一位生理学家讲得好:“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运动量的“快乐训练”,是“没有疲劳”的训练,这不是专业队或职业队的训练,而只是业余的全民健身运动。
我多年未涉足运动队,孤陋寡闻,闭目塞听。不知道在新世纪、新时代的今天,有哪一个队能用什么高招新法,超越上述的运动员培养过程?如有,人们会乐观其成,拍手称快的。无疑,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昌盛,训练的革新,经验的积累,运动员的成才过程,将来可能会逐步缩短,但中国和世界目前好像尚未出现。
当然,不可能每个运动员都能培养成为世界冠军,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尖子或主力。但是,提高成才率,减少淘汰率,加速运动员成长过程,应是运动队训练目标的底线。
我们不要一方面赞赏有多少条件优越的运动员,另一方面又哀叹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一方面叫喊选才困难,另一方面又未下工夫把在手上的人培养成才;一方面埋怨下一级的教练员没有练好运动员基本功,另一方面又缺乏照照镜子、自我反思的姿态;一方面嘴上说运动员技术粗糙,另一方面又不愿多花时间去精心雕刻。这好像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不值得提倡。
顺便提及,训练上的问题,不能说全是教练员的事。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及其领导们,不光有下任务、提指标、要成绩的职能,还应当负有管理、引导、检查和督促训练的责任,这是不容回避的。运动队有好成绩分奖金时,你们也共享了,说不定比运动员还分得多,这也是理所应得的。但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