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纬
把“庆典”这个词生生地分成了两个字,也许不符合语法修辞规范,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想必还是清楚的:不要凡是节庆必办典礼。
这些年来,媒体之上,舆论之间,热闹非常的内容之一便是单位的节庆了,校庆、院庆、司庆、厂庆、社庆,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这些节庆的最大特点是逢“10”必庆,凡“庆”必“典”。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称此为 “庆典泛滥”。据他统计,去年前5个月,全国仅高等学校就有42家举办了校庆,从10周年到100周年都有。至于企事业单位的庆典,更不计其数了。这位年届八旬的老先生感叹道:一个单位“每隔10年就搞一次庆典,这在世界上闻所未闻”。
这且不说,通常情况下,一些单位庆典的奢华排场也相当了得。海内外嘉宾云集盛况空前,礼花爆竹尽情燃放,明星大腕轮番亮相,那劲头真有点像比赛花钱。至于搞一次庆典,从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提前一年半载策划运作,到录像视频与文字等宣传资料的编排制作,再接二连三地在媒体上广而告之,真可谓劳民伤财。有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一些单位的庆典,耗资巨大,乃至于有的不惜举债搞庆典,真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
新风终于吹来。就今年的上海而言,先是同济大学热烈而简朴的庆祝建校105周年暨工程教育100周年的“校庆活动周”,没有铺张浪费的迎宾排场,没有庆典大会的喧嚣造势,没有明星大腕的推波助澜,就连素以校领导为主角的讲话这样的活动都取消了;紧随其后的是园林系统的大宁灵石公园10周年园庆,管理层坚持不搞庆典,而是用省下来的钞票进一步优化园容园貌,邀请医疗专家团队为市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馈游客,回报社会,体现了作为城市绿肺的公园的责任担当和对自己社会角色的清醒定位。这两家一个是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资历浅显的公园,但在节庆这件事上,都“一反传统,独领风骚”,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啊!
其实,节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节点,即使20年、50年,对一个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而言,也不过是万里长征迈出了一小步或几小步而已。如果能借节庆之机盘点一下得失,总结一下经验,认真思索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仔细探究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和路径,把有限的费用花在人才培养和提升单位的品位和档次上,这样的节庆恐怕比声势浩大而内容空泛的庆典更实际,也更有意义。
真的不必凡“庆”必“典”。省下大把的钞票,去办一点实事吧;去张扬求真务实的风尚,引领社会和大众吧!校庆如此,园庆如此,司庆、厂庆等等也当如此。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