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陈光标以旧换新唱响“中国好声音”

2012年09月19日10:17
来源:人民网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其微博宣布要为全国“非理性爱国”活动中被砸汽车“以旧换新”,再次引发“作秀”质疑,有网友指其限制条件苛刻,特别是“提供公安机关有效证明”不具可操作性,对此,陈光标在接受网络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回应:所谓“公安机关有效证明”就是汽车被砸后被公安机关受理的报案材料。(9月18日央视网)

  钓鱼岛事件以来,国内的反日情绪日渐高涨。抗议/游行声讨日本罪行的活动,迅速波及了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炎黄同心,共御外敌的民族节气骤然凝聚。一个复兴的伟大民族,不亢不俾的跃然在世界的舞台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再叠加上中华儿女被日本侵落的血腥历史,反日的舆情自然高亢。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日系产品也就喧嚣尘上了。

  毋庸质疑,一场理性爱国和非理性爱国的文字辩论,当然也随之而来。

  陈光标是没有参加这场辩论的,但他用行动加入了这场辩论。而且是掷地有声的:要为全国“非理性爱国”活动中被砸汽车“以旧换新”。正常的感官可以知道,陈光标用行动证明了一点:在爱国的范畴里,理性和非理性,并不那么重要。在这场有关理性爱国的辩论中,砸日本车,同时也砸了国人的财富是最基本的依据,而且辩论得有条不紊。还会用上道德;还会用上法理;还会加以罪名,更有的文字还描述成了“强盗/土匪”。陈光标的行动好象在一些人的想象之外了,但在这个“理性爱国”的大辩论中,好象最具理性的却是陈光标。

  陈光标是个有争议的人,就像连日来的反日爱国运动有着争议一样。但陈光标用这种姿态站出来,对于那些“非理性”爱国论而言,应该是一种讽刺。

  一场世界瞩目的爱国运动,到最后成了这个样子,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中国人是有自己的个性的,就是爱屋及乌,当然也恨屋也及乌。从反日游行,到抵制日货,也就是这种本能的感情表达。日本人疯狗一样要霸占我们的钓鱼岛,而我们在义愤填膺的游行抗议中,还要全部保持“理性”,试问,这样的“理性”和那一种“麻木”有什么区别?反日游行的队伍里,出来几个中国愤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失去“理性”的去如此批判,反而让人觉得不正常。

  中国需要理性,但理性也有“理性”的底线。爱国需要理性,但要保留“理性”的尊严。 (来源:大江网)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