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造滥剧 漫画 李法明
中国电视剧产业亟待转型 三大顽疾待解
顽疾一:贵
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
近几年由于热钱大量涌入和盲目投资,抬高了演员片酬,使得制作业压力倍增,与演员片酬疯涨形成对比的是,网络购剧价格却连年跳水,一年之内网络购剧价格“过山车”似的普遍降到10万元一集,“这个价格还不及电视剧三轮播出的价格”,王鹏举说道。电视剧制作成本的提高,使得制作业遭遇寒冬,对整个电视剧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剧的最终质量。
顽疾二:抄
题材只模仿不创新
纵观中国如今的热播剧,但凡有一部剧火了以后,类似题材的就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出,自从国家广电总局禁止“宫斗”“穿越”剧之后,现实题材剧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回归荧屏,一时之间婆媳争斗,80后奋斗的电视剧霸占荧屏。令观众应接不暇,不禁产生腻烦心理。
顽疾三:粗
电视剧量大不精
我国现有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已超4000多家,其中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等实力较强的影视制作公司都已上市或正在筹备上市。多数制作机构面临的问题就是对自身品牌塑造的忽视,很多生产出来的电视剧走马观花一样在荧屏走一遭之后便销声匿迹,虽然经济利益达到了,但观众也会随之忘却,将电视剧快餐化很难成就经典,造出精品。而我国电视剧生产数量急剧飙升,还会有不少题材、班底和制作相对薄弱的电视剧将沦为“炮灰”。
黄卓 绘
电视剧产业转型如何走出 "贵、抄、粗"怪圈?
顽疾:贵,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
良策:调控数量,提升质量
面对行业存在的问题,广电总局提出8字建议:调控数量,提升质量。使产业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顽疾:抄,题材只模仿不创新
良策:深入挖掘,坚持艺术追求
面对能够被编剧所写的电视剧题材已经被改编殆尽,不少编剧只限模仿成功剧目,却难以超越的情况,导演郑晓龙表示:“题材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深入挖掘,坚持艺术追求,任何题材都可能有新意,都可能成为好片子。”面对电视剧市场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编剧邹静之则告诉大家,作为编剧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面对问题要“淡定”。
顽疾:粗,电视剧量大不精
良策:深入合作,打造品牌
纵观荧屏所播的经典之作,都是具备生命力和重播价值的。成功推出多部优秀电视剧的导演郑晓龙就表示,“好的作品,制作精良的作品,能够成为公司的长远资产和品牌。不断地播出使得利润循环产生,这才是行业的发展之道”。为了避免投资打水漂,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不少投资人开始关注产业链的上游,通过与编剧、导演等稀缺资源强强合作来打造精品剧目。其中华策影视在打造精品剧目方面就与编剧刘恒和邹静之等人达成了深入合作,与刘恒共同打造的百年史诗大剧《中国往事》不仅获得了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还走出国门获得了首尔国际电视节长篇剧大奖。由此可见,打造电视剧精品,必须具备优秀的编、导队伍,强强联合,掌握核心创作资源,才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李晓宜/CFP
广电总局对电视剧产业新政策一览 广电总局下月出新招:电视剧减产量推精品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表示,电视剧产量过剩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他要提醒从业者保持理性的头脑。他说:“1.5万集相当于去年一年的电视剧生产量,而在这么一个季节性的交易会上就推出这么多新剧实在让人担忧。” 电视剧市场存在情感剧泛滥、题材范围狭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制作公司受市场影响跟风创作;一些大题材的作品涉及的敏感问题较多,令很多公司不敢碰;制作周期短,创作者沉淀的时间不够。10月份广电总局将成立中国电视制作业协会,广电总局将对电视剧制作单位提出“减少产量、推出精品”的发展要求。
广电总局设立原创剧本奖 奖金高达1000万
除了编剧们心系原创的积极心态,中国电视剧优秀原创年度剧本大奖的设立,也将有助于改善原创不足的现状。据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周振天透露,国家广电总局已正式批准这一“国家级文学大奖”,“作为中国电视剧的第一个文学大奖,电视剧优秀原创年度剧本大奖的年度奖金总额高达1000万元,我们每年都会评出十大优秀剧本、二十个入围剧本,每个剧本都有丰厚奖金,并委托出版社结集出丛书,邀请制片方投资拍摄。”
广电总局对电视剧创作提六项要求 网游不能改拍
广电总局日前对于电视剧创作提出六项要求,其中包括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据悉,目前这六项创作要求已经开始陆续实施。
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
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