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平高速航拍图 王小科 摄
罗江伯 谭晓峰 张骐才 徐亚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将平江近年跨越式的发展比作一幅绚丽的山水画,那么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无疑是蓝墨水上游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5年来,身处大山腹地的平江,发扬敢为人先的老区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良机,深入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大夯基固本的投入力度,结出了交通大发展、水利大建设、电网大改造、城乡一体化的累累硕果,谱写了打破屏障、追赶跨越的新篇章。
新理念催生大手笔 内畅外连路路通 “平江要融入长沙一小时经济圈,从时空上对接长株潭;中心乡镇要融入县城半小时经济圈,形成以县城为网点的交通网。”这既是对“要致富,先修路”朴素而富有经济学原理民谚的最好诠释,更是平江县委、县政府吹响了加快交通建设的强劲号角,新理念催生了平江交通建设的大发展。
G106线、S308线和S207线国省干道,是贯通平江东南西北的大动脉,是连接平江“一城三镇五级”的主网络;由于路况不达标,一度成为制约平江城乡一体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干道大畅通的交通构想,平江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果断决策,对3条主干道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敢为人先的平江老区人,用不到3年时间,对总投资达11亿多元的3条国省干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效率之高、力度之大、反响之好,在平江交通建设史上绝无仅有。三条大动脉全部改造,有19个乡镇融入了县城半小时经济圈。
京珠高速只从平江“擦边”而过,为了结束平江没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历史,平江县主要领导多次到中央和省里汇报,总投资53.78亿元、主线全长73.094公里的通平高速公路提前5年动工建设,有城关、安定、南江等5个乡镇有出口,可以辐射14个乡镇。今年底建成通车后,使平江县城与长沙的距离缩短到40分钟,让平江真正从时空上融入了长株潭。投资90多亿元的岳吉铁路有望明年开工,平益高速已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已就平江至长沙城际铁路项目作出函复,该项目有望纳入湖南“3+5”城市群下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实现融长大步伐的交通构想指日可待。
走进平江农村,乡村高标准水泥路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这是平江实现乡村大连接交通构想的硕果。2008年5月17日,县委书记彭先政第三次到交通最闭塞的黄金洞水库库区调研。崎岖山路牵动着彭先政的心,他拉着石田村老党员徐仁厚的手动容地说:“不管困难多大,也要尽快解决你们的出行难问题,要让全县人民都走快捷、安全、舒适的路!”从2006年起,平江开始实施大规模的乡村道路硬化工程,实施通乡公路改造402公里,完成通畅工程建设2356.5 公里,通达工程建设480公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9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黄金洞乡天林村村民汤华清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最大的是路,想不到我们这山夹夹里都能通上水泥路。修建黄金洞水库后,我们库区10个村3000多老百姓出入真不方便;现在可好了,坐船出入免收船费,总投资3500多万元的49公里通库公路明年就全部通了水泥路。”
大交通孕育大发展。“十一五”以来,平江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2.8亿元,一个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现代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正在实现内畅外连路路通的交通大格局。交通大投入不仅给平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了大变化,更使平江经济发展如虎添翼。平伍公路与京珠高速交会处的平江工业园承载力与吸引力不断增强,成长为承接产业的“大平台”、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G106改造畅通了东部出口,为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开辟了广阔空间,S308线改造成为了资源集中区的南北“大动脉”。一批互动项目相继开发,旅游经济持续升温,“福寿山—汨罗江”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幕阜山获批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寨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沱龙峡正在申报4A景区,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
新起点夯实大水利 优质高效年年丰 穿行在平江的山野田间,一幅幅秀美画卷映入眼帘,条条水渠纵横交错,片片良田丰收在望,口口山塘宛如明镜,这是平江高奏水利大建设进行曲的有力佐证。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百业兴。平江作为农业大县,要稳定粮食主产区地位,必须立足新起点,下大气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水利建设的决策态度,是平江水利建设铿锵有力的音符。站在新的节点上,该县抢抓“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加大争项争资和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水利条件。县长王洪斌带着主管副县长、水利局局长等七次上北京,向平江籍老首长汇报家乡水利建设情况,向水利部领导汇报平江水利建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江成为了全省第一批沟渠疏浚试点县、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重点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县。2006年以来共争取水利资金5.9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十一五”以来,该县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投资9800多万元的城关饮水工程于2010年5月1日正式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类饮用水标准,解决了城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短短几年时间,该县高标准衬砌渠道、修山河堰坝等农田水利工程9062处,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3个,治理面积70平方公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是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近年来,该县共争取资金近1.94亿元,对34座小型和7座中型水库全部完成一轮处险加固。项目实施后,极大地改善了水库的安全状况,确保了水库下游2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防洪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短短几年时间,投资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农田改造方面的资金达1.97亿元。“小农水”一个项目的实施,使伍市、浯口、岑川、安定、三市5个乡镇恢复、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受益人口9.52万人,项目区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775.6万元。
短短几年,该县共争取资金8776万元,实施了汉昌镇大众片、杨梓山片等防洪工程,共治理河流24.62公里,保护人口15.8万人,新增受保护农田1.3万亩。特别是县城防洪堤建设,使10多万城关居民远离汨罗江的“水患侵害”。
如今,在多项目、大投入的水利建设大背景下,全县改造和平整农田3173公顷,整理土地面积3456公顷,中低田改造6.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有效保护了耕地,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平江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在40万吨以上。
新投入架起大电网 城乡一体人人欢 “做梦都想不到,我们山里人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电价。”说起户改网改带来的实惠,南桥乡清坪村村民吴思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由于小水电自供区电网基础脆弱,安全隐患多,电压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的到户电压仅为80伏左右,部分35KV线路和变电站严重过载,一条95平方线径的线路全长80公里承担2万负荷,电流高达340安培,电压损失大,末端电压极低,每年出现多次断线事故。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着力改善农村用电环境的重大支农惠民工程,对于平江这个老、边、穷地区,农村电网基础非常薄弱,有约40%的村未电改的大县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平江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这一良机,积极实施编织“幸福网”、齐唱“保障歌”的电力保障工程,城乡一体之花并蒂绽放,平江成为了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先进县。
几年来,新建1个220千伏、13个35千伏输变电站,新建、改造4个乡镇110千伏输变电站,累计完成446个村的农网改造,在2008年实现户户通电的基础上,2011年10月1日又实现全县同网同价,居民用电价格统一降至每度0.588元以内,城乡居民每年可节省电费500多万元。城关220千伏输变电站全面竣工,改造110千伏输变电站3个,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3个,“户户通电”工程建设被评为全国先进。全县形成了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农村用电质量呈现出一幅新的景象,该县百姓在电网改造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过去5年,是平江基础设施建设史上投入最大的5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也是平江基础设施变化最快的5年,不仅水、电、路全面改善,而且电视、电话等通讯事业位居全省先列。
山门开,发展起,事业兴。随着基础平台的全面夯实,勤劳、奋进的老区人,在广袤的红土地上,定能创造出更多赶超跨越的奇迹,奏响“中国有个平江县”的最强音。 (来源:湖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