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统计开放日”解答市民4大疑问:统计数据是如何炼成的?
疑问1:
GDP网上直报如何防止数据失真?
武汉市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应小莉介绍,全市6000多个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都已安装了GDP网上直报系统,统计部门无需派员上门调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就可以得到企业的投入、产出等数据。对于商业企业,统计部门则可以通过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得到数据。“街上摊贩之类小微企业的产值,我们就只能通过抽样调查去推断了。”
统计人员告诉记者,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都是行业性的总体数,不会发布某个特定企业的数据,因而一般来说,企业没有必要向统计部门撒谎。即便数据有假,统计部门也可以通过税务等部门印证、发现。一旦发现造假,统计部门可上门检查,检查企业经营台账,并进行统计执法,向企业施加罚款等处罚手段。
疑问2:
为何CPI与居民感受有差距?
武汉市统计局消价处处长贺晓林介绍,“我们的采价员到市场上采集食品、烟酒、衣着、交通通讯、娱乐文化等商品的价格,取平均数得出每个月的物价水平,再与上月水平比较形成指数,CPI就算出来了。为确保准确性,我们每5天采集一次,每个月采集6次,每种商品都要到不同的市场上去问价,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样本。”
针对人们主观感觉物价比CPI涨得快的疑问,一位统计人员表示,普通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最敏感的,往往是食品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最近确实涨得比较快,但CPI统计8大类500多种商品,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在涨,比如通信费用、文化教育,好多年都没怎么涨。这样一平均下来,得出来的数据自然比人们意想的要低些。另外,CPI并没有包括房价,而房价正是人们感觉涨得最快的。
疑问3:
地方CPI数据为何晚一天发布?
有观察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地统计数据往往比国家统计局晚一天发布,有与国家数据对口径之嫌。
地方CPI数据为何慢半拍?一位统计人员解释,国家统计局一般于每月9日上午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统计数据,由于有现场直播和网络媒体,数据立刻就被传播出去了。事实上,武汉市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大致同时发布,但由于没有直播,通稿也只提供给纸媒和电视,等消息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慢半拍了。
疑问4: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被平均”?
武汉市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处胡友喜介绍,城镇居民生活相关指数的统计,全部依靠居民记账进行。统计部门按照人口、贫富比例,从全市293万户城镇居民中抽出500户样本,对他们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得出相关数据。
有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如统计数字高,有“被平均”之嫌。胡友喜解释,统计部门统计的收入不仅包括居民的工资收入,还包括赡养收入、捐赠收入、离退休金、股票收入等其他形式的收入,“甚至连打麻将赢的钱也算进去。”另外,统计人口中有高收入人群,也有低收入人群,统计发布的是平均数。不同人群对收入增长的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见习记者康鹏 通讯员吴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