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门口别成“老虎口”
9月17日,北京一小学门口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名8岁小学生死亡,惨剧再一次将学校门口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学校门口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预防和管理工作遇到哪些困难?相关部门正作出哪些努力?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多所中小学校,关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的交通安全问题。
拥堵严重 难以通行
9月17日下午3时30分,正是北京西城区厂桥小学放学时间,校门口聚集着大批接孩子的家长。突然,一辆吉普车蹿出,径直撞上了4名家长和3名学生,一名8岁男生重伤不治死亡。经调查,肇事司机也是一名家长,起步时误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车祸发生。
惨剧再一次将学校门口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推至风口浪尖。据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1年上海中小学生安全情况专报》,去年本市共有中小学生(含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6.13万人,与中小学生相关的交通事故83起,比前年下降7起,但死亡事故15起,比前年上升2起。
同样是放学时间,记者来到永嘉路(太原路至嘉善路),附近有中国中学、向阳小学分校、建襄小学分校等多所学校。下午3时,马路两侧停满了来接孩子的车辆,使本就狭窄的路面更加拥挤。一些找不到停靠点的私家车、出租车甚至停在学校门口的横道线上。
拥堵造成了连锁反应:由于车道被占,许多非机动车只能在人行道上穿行,加上学校门口非法占道的商贩和居民随意放置的物品,逼得一些学生和家长离开人行道,甚至不得不绕过停靠在路边的汽车在马路中央穿行,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超速行驶 无视安全
与中心城区校门口交通拥堵的情况不同,在道路宽阔的新建城区,超速成为学校门口道路安全的另一大隐患。浦东花木社区儿童安全项目负责人周卫国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每所学校门口30米内都安装了限速30公里的安全标识,但是很多司机不会注意。”
去年,花木社区在花木中心小学、六一幼儿园、牡丹幼儿园等4所学校门口展开测速调查,结果显示,观察到的2107车次的车辆中,超速车次达947次,严重超速车次达到316次。据周卫国介绍,机动车平均时速每增加1公里,交通伤害发生率就会上升3%,死亡率会上升4%到5%。而小孩子的感知能力差,不能支持他们在道路上正确预判车速和距离,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多方管理 成效有限
早晨7时30分,老陈来到位于襄阳南路的向阳小学门口,作为徐汇区交警一中队的一名协管员,他和另一名队友负责该校上学时段的护校工作。指挥车辆通行,引导学生过街,劝阻家长停车,在上学高峰的半小时内,老陈忙得脚不沾地。
“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配合,但也有不听劝阻的,比如有一些家长喜欢把车停在路边,让小孩子在里面吃早点或者睡觉,这种占道就完全没有必要。”学校门口的协管工作偶尔还会遇到冷眼和谩骂。
“除非假期,几乎每天下午3时我们都会接到110报警,说私家车把襄阳南路堵死了,让我们去处理。”徐汇交警一中队的带队民警张根连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为了抢到靠近校门的“车位”,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学校门口“排队”。在上学、放学时段,疏导交通的压力已让执勤民警分身乏术,根本来不及给违章车辆贴罚单,也变相助长了家长占道停车的乱象。
协管有协管的苦衷、交警有交警的难处,家长也有家长的无奈。“我们也知道这条路上不能停车,但孩子太小,实在不放心。”记者注意到,为避免被交警贴罚单,很多家庭甚至派出两名家长,一人到学校门口接送,一人候在车内,“我们也没办法,如果学校附近有停车场、停车位就好了。”
重罚新规 有望实施
为了避免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一些学校采取了各年级错时下课、增开校门、开设或增加校车班次等措施,希望通过分流手段缓解交通压力。
上海交警系统已设置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466个,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732处,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1642次,查处校园周边道路其他交通违法行为40360起。
但是现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只规定了公安、建设和交通部门的责任,并没有对家长的约束,警力有限成为这些时段的监管漏洞,让怀着侥幸心理的家长钻了空子。
近日,市公安局回复了市政协委员李飞康的一份关于重罚车辆和行人强行穿、截过街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生队伍的建议。李飞康指出,“儿童优先”是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他建议在有关交通法规中,增加处罚条款,凡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强行穿越幼儿和学生队伍的,应予以200-500元不等的重罚,体现对儿童、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特殊保护。这一建议将纳入《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修订中。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提示,学校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区域与行为。学生家长则要克服侥幸心理,安全护送孩子上学、放学。期待在一个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下,通过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避免北京厂桥小学校门口的类似惨剧发生。 (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