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村体育应让“草根舞台”唱主角
新华网河南南阳9月22日电(记者 张兴军 李亚楠)
体育时评:开展乡村体育应让“草根舞台”唱主角
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闭幕,为期一周的“农民体育节”给大家留下了诸多难忘瞬间。然而赛会精彩毕竟短暂,针对农民群众开展的健身活动,将从农运会这个“大舞台”走向散落乡间的“小舞台”。在今后更长远的农民健身活动中,各地以乡镇文化广场为代表的“草根舞台”将担纲主角。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定期举行全国性农民运动会的国家,显示了国家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村体育的重视。作为推广农民健身的载体,农运会像是一个展示、交流和提高的“大舞台”。相比之下,散落全国各地的乡村文体活动场所则是“小舞台”。前者炫目多彩但会期短暂,后者离农民更近,形式更家常,因而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其经年累月滴水穿石的效应,对于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
“小舞台”具有大魅力。千百年来,黄土地上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种种独特的文体方式,舞龙舞狮、扭秧歌,踢毽子,抖空竹……在贵州的偏远农村,寻常的一根扁担都可以成为农民健身娱乐的“器械”。这些富于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活动,因为就地取材,操作简单,“亦文亦武”,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且参与广泛。
“小舞台”能担大作用。和赛会集中展示精彩相比,乡村日常的农民健身运动更像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不疾不徐,“润物细无声”。由于坚持不懈地开展,很多乡村的常见病不常见了,农民的体质增强了,农业生产也上去了。更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牌场、酒场来到了健身场,体育活动还带来了乡风文明,拉近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小舞台”蕴含大市场。和城市地区比,我国农村体育基础差,总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输血式”的政府投入固然重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实现“自我造血”,则更为难得。近年来,不少乡镇在发展农村体育的过程中,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的结合,打造特色文体产业,使得群众既愉悦了身心,又实现了致富增收。农村体育事业由此获得内生动力,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运动恒久远,草根永流传。第七届农运会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亿万农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却不会消减,运动健身的脚步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向前。随着基层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农村体育“草根舞台”设施的投入日益健全,农民群众的健身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张兴军 李亚楠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