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千年香包刺绣不断代 绣女“遍地开花”
2012年09月24日1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甘肃庆阳9月24日电(张玉玺 刘玉桃)一张巴掌大小的布料,在绣女的穿针引线下,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精美雅观的龙灯等饰品。时不时,一阵阵优美的歌声传来,这是绣女们为了解闷一边做针线一边在歌唱。
刚结束外地文博会,甘肃庆阳籍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仁民称,此行收获颇丰,所带香包销售一空,可见香包刺绣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他说,具有千年历史的庆阳香包刺绣在传承中不但继承了它古老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添加了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民俗文化才会代代传承。”
甘肃庆阳民间香包刺绣从业者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有的聚集在一起刺绣,而更多的是在家里,也算是当地农民闲暇时的一种“副业”,民俗文化传承不断代,可谓是“遍地开花”,张仁民说。
庆阳香包刺绣是一种纯手工制作,其制作时将一块布料裁剪成方形,然后加厚,设计样式,画图案,最后开始刺绣,香包完成后,绣女在里面填充传统香草(中草药),如艾叶、雄黄、檀香等,远远闻去,一股淡淡的药香味扑面而来,不仅祛味防虫也安神保健,香味可持续3到5年的时间,“香包”之名由此而来。
张仁民称,他所在的队伍目前拥有4000多民间绣女艺人,实施“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市场上走俏的香包样式由他负责设计,再由绣女在家中完成。“有刺绣特长的专门刺绣,缝合功底强的人专门负责缝合,看似分散的制作事实上是一条龙的生产线。”
张仁民介绍,传统的香包刺绣多数以绸缎作为面料,颜色主要以大红、大黄、大绿为主,色彩明亮、鲜艳,显示出中国高雅,富贵。而现代人们更注重健康养生,香包刺绣所用面料多以麻纱料为主,手感好且对身体健康有益,受消费者的青睐。在色彩上,也不再是单一的红、黄、绿,而是有很多中色系搭配出几十种颜色,绣花由热闹、冲击力强逐渐变得含蓄、内敛、淡雅,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香包品种由30多种上升为500多种。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冯惠萍正在绣一幅“狮子滚绣球”图:一只老虎在林间自由玩耍,空中飞过的鸟被这种快乐所感染,落在狮子的头上,显示出一种大自然其乐融融的画面。冯惠萍说,一边做针线一边唱歌能陶冶情操,是绣女间相互传情磨合的一个环节,也是缓解绣女枯燥心情的一种方式。
传统香包图案含有吉祥含义的被保留下来,如“福寿双全”“鸳鸯戏水”“鱼钻莲”“狮子滚绣球”等,现代香包融合进时尚的流行元素,如图案出现卡通人物、变形夸张的事物,也出现不刺绣简单印花的香包。
香包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前只是古代情人之间的定情信物。张仁强称,庆阳香包含有浓重的黄土高原气息,从布料到取色都体现当地民众喜庆、热闹的美好愿景。如今庆阳香包文化逐渐与江南刺绣文化相结合,更加精益求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