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活力显效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述评
2012年09月26日07:16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述评
重庆方言剧《河街茶馆》、舞剧《挂红灯》、歌舞《天际之爱》……8月至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19台剧目参加了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一部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浸润着乡情人性的精品力作给北京观众带来丰盛的文化盛宴。更令人注目的是,今年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97家院团中,完成转企改制的院团有64家,显示出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我国文化企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近3年来,中影集团创作生产的各类影片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其中票房过亿的影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1%,发行的数字电影数量及票房收入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5%以上。
成立于2005年的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5.97亿元,年均增幅62.58%;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0年来,业绩突飞猛进,去年年度总销售额已经超过160亿元,还成功登陆A股市场。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情况,可以清晰地衡量出改革是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统计,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核销事业编制近29.4万个。
加快步伐 全面推进
10年来,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前进,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国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提速,转企改制工作更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景象。从出版发行、广电影视到文艺院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加活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是从上到下的共同奋斗目标。
截至目前,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家出版社、3000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已经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国2102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不含保留事业体制院团)已有2092家完成和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撤销或划转任务,占总数的99.5%。
各地方1177家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1147家已完成和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97.5%,其余30家正在按已批复方案积极实施;中央和地方的应转企改制的重点新闻网站中,80%以上已完成和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其他网站将按计划在2012年底完成全部改革任务。
在文化体制改革这场攻坚战里,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最为艰难。“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曾经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身份的转换让很多单位与个人难以接受。而从“铁饭碗”、“大锅饭”走向市场化,不断面对市场法则的选择,优胜劣汰,依据市场决定自己的收入,也让不少人有所顾虑甚至有所抵触。
“不转变只有死路一条!”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顾欣反复强调。正是转企改制让该集团的艺术生产力得到解放,并获得显著的效益。2011年东方歌舞团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集团年收入超过2亿元。
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舞剧《月上贺兰》得到了观众的青睐和舆论的好评,至今已演出430多场,还获得过荷花奖、文华大奖。创作、演出这部力作的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也是转企改制的成功代表。“过去,我们创作欲望不高、表演积极性不强,如今,剧院面貌焕然一新,创作了一批叫座又叫好的佳作。《月上贺兰》不仅走遍宁夏各地,还走进了十几个省市的大小剧场,票房收益可观。”总经理阎宏新兴奋地说。
面对挑战 改变经营
转企改制为经营性文化单位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主动面向市场。
许多国字号的文化单位成功转型后,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得以确立。他们全力开拓市场,转变经营思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获得释放,取得了显著收益,让文化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一些公司实力日渐雄厚,成为“上市”的先行者。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认为,事实表明,变身后的这些文化单位,依然可以继续承担“国家队”的重任,依然可以走在全国文化队伍的前列。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自成立起就构筑了全新的经营链和营销模式,紧盯市场需求,开拓最新市场空间。2010年,他们联合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韩国希杰集团,制作了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仅第一轮演出就达191场,票房超过8500万元。他们与上海的合作伙伴推出的多媒体杂技剧《时空之旅》已经连续演出6年多,3000多场,票房达3亿元。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面朝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以传媒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经营体系,涵盖节目制作、节目发行、音像出版、广告经营、电视购物等方方面面。2011年 ,他们硕果累累,电视剧《中国地》、《野鸭子》等不但热播热销海内外,还获得多项大奖。
一旦面向市场,国内外市场的界限也就自然打破。通盘考虑、两者兼得,成为许多转企改制后的集团公司的首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赢得国内市场的同时,始终注重版权输出,2011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以版权输出275种创造了优异成绩;江西省出版集团去年输出版权127种,比2010年增长27%,《腰门》获得“输出版优秀图书奖”,《朗朗中文》进入国外300多所学校。重庆演艺集团自2010年以来,优秀作品不但推向国内舞台,同时考虑海外商演,仅杂技剧《花木兰》就在美国商演200多场。
创新机制 不忘责任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中转企改制是强劲的推动力。“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而言,转企改制并不是因为财政养不起,而是要通过这种改变,培育完整合格的市场主体、提高经营能力、营造竞争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向支柱性产业进军。”在转企改制取得显著成效的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自有一番体味。
转企改制后的国有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电影院线,生产经营状况出现根本好转,截至2011年底,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已有39条,涵盖2800余家影院、9200余块银幕;而出版发行体制的改革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成熟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文化市场主体,初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主、周边城镇配套、向广大农村辐射的发行服务新格局。
2003年,中央确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35个试点单位中新闻出版单位就占据了21席,这样的举措必须首先消除一系列思想观念上的阻力。今天的事实表明,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在转企改制以后,并没有忘记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010年5月底完成企业法人工商注册登记后,中国汽车报社更加重视建立领先型传播竞争优势,宣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汽车报社主办有《中国汽车报》和《汽车族》、《摩托车趋势》等5种杂志,拥有2家网站和电子音像出版业务,具备了汽车专业传媒集团的雏形。
转企改制后的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编委会及经营管理班子,逐步形成以“四大板块”为主营业务的运行格局:一是新闻出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新闻出版数字服务平台,三是面向新闻出版业的投融资板块,四是面向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服务板块。
转企改制后的我国经营性文化企业,除了重点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之外,还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以便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2011年12月,中办、国办下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化部曾专门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文化产业发展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为了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经过转企改制,我国的文化发展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记者 陈原 王珏)
作者:陈原 王珏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