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券变身“期货”催生“空赚经济”
随着月饼销售进入旺季,月饼券倒卖回收也正逐渐形成“产业”。厂家制作用户采购送礼中间商倒卖厂家回收。月饼未见一个,知名品牌的月饼券却变成“期货”,背后产生了一条“空赚经济”的利益链。
月饼券的发行量究竟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沪上月饼生产、经销企业今年就发放月饼券920多万张。
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企事业单位一般以六到七折的价格从厂家团购月饼券发给员工;员工以四折到六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会加价把券销售给需要月饼券的消费者,并把倒卖不掉的月饼券以四到五折的价格卖回印券的厂家。保守估计,黄牛倒手月饼券一般能够获得票面价格5%-10%左右利润,而厂家则能获取10%以上的“净利润”。
消费者也许不会想到,中秋节前“轰轰烈烈”的月饼券倒卖、回收市场背后,真正的“推手”,竟然很可能就是这些月饼券的“始作俑者”。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月饼券的销售分为酒店宾馆和有直营店的糕饼房两种渠道。一般来说,酒店宾馆在“以销定产”的模式下,很少出现月饼券“超发”现象。而有直营店的知名糕饼房销售月饼券却另有乾坤。一位从事月饼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知名糕饼店基本上都接受“回购”月饼券。这样一来,“超发”的月饼券到市面上流通一圈之后回到商家手中,不仅不需要提供实物,还能赚取额外差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超发”是行业内多年的“潜规则”,起初是为了应对月饼季结束后产生的大量在保质期却不得不下架的月饼带来的库存压力,后来就演变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以至于临近中秋消费者集中提货时,有时会出现“有券无货”的现象。
然而,“超发”月饼券也并非毫无风险。此前,在武汉、上海等多地就曾发生过多起知名糕点品牌“超发”月饼券远远大于其实际产能、消费者上门提货却发现“有票无饼”的现象。
经济学者马光远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