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泽展示他发明的旅行牙刷 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
本报讯(记者 卢红曼)可以帮老师自动批改作业的装置;能挤出牙膏的“旅行牙刷”……这些奇思妙想的发明,都出自14岁男孩孙玮泽之手。至今,他的各项发明已获1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曾设计“自动改作业装置”
孙玮泽是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初三学生。身着校服的他,虽然一脸稚气,个头瘦小,但却是学校人人皆知的“小发明家”。他发明的“旅行牙刷”是在空心笔杆上装上牙刷头,底部有一个旋钮。“把牙膏装进笔杆里,转下旋钮,就能把牙膏推到刷头上。”孙玮泽边演示边说,这样旅行时,就不用带一大管牙膏了,换牙刷时也只换刷头就行,比较环保。
小学六年级时,他还设计过一种“自动批改作业装置”。“老师改作业很累,有的学生字不好,还影响老师的心情。”孙玮泽说,他看到打印机可以把纸“吃”进去,然后打出字来,就想着设计一款装置,老师只要把答案输进去,再把作业放进去扫描,就能知道对错,实现自动批改作业。他的这项设计只是一个方案,并无实物,获得了西安市第二届高新杯创新发明大赛三等奖。除此之外,他还发明过防尘黑板擦、带声音的鱼漂、盲人音乐红绿灯等等。
“智商不比其他孩子高”
“他的智商其实并不比其他孩子高,”孙玮泽的妈妈说,孙玮泽从小就很好动,于是她就加以引导鼓励,挖掘他爱动手的潜力。孙玮泽两三岁时,妈妈就让他自己剪指甲。幼儿园时,开始帮爷爷修眼镜。小学起,就让他洗碗、修收音机、修电话。6岁时,他就学会了包粽子、缝沙包。
孙玮泽的妈妈说,只在他很小的时候买过玩具给他,后来的玩具,都是他自制的。小学二三年级时,他还模仿市场上卖的游戏小桌球,用鞋盒、筷子、塑料小球等自制了玩具桌球。
“美国的小孩成天玩,却出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人才,而我们国家目前最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很多东西都只是中国制造,却不是中国创造。所以,我一直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孙玮泽的妈妈说,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孙玮泽的成绩也不错,在学校一直处于中上游。而孙玮泽的科技创新指导老师马文杰也说,他特别爱动手、爱思考。“他是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人,想到一个发明会一直钻研下去,不会轻易放弃,”同学卢宣甫说,初二时,孙玮泽还给初一年级学生作过关于发明创造的报告,去年,他与同学到美国参加全球DI创新思维大赛,还获得了“全球最佳创意奖”。
说起理想,孙玮泽淡定地说,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让自己发明的东西被更多人使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