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以开放互敬之心寻求长远共赢记2012年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中国日”
新华网德国汉诺威9月26日电(记者 韩墨)“12年前,我参加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系列谈判。记得中美结束谈判开始签署文件时,不少同事对于中国汽车业即将受到怎样的外部冲击心中没底,甚至忧心不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用一段亲历往事开始他在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中国日”活动上的演讲。
“而实际上,中国汽车业此后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入世前十年,中国汽车业平均增长率是13%;入世后十年,平均增长率是23%。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董扬随后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作为汉诺威商用车展的“传统项目”,26日举行的“中国日”吸引了来自德国、瑞典、美国、中国等国的近150名企业高管和政界人士参加。“借助这一平台,与会者将获得中国市场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同时通过沟通与讨论,深入了解对华合作的潜在领域及主要挑战,”活动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说。
今年,到汉诺威参展的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152家,数量位居外国展商之首。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致辞中说,两年一次的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是世界最重要的车展之一,堪称行业风向标。中国有如此众多的厂商参展,表明了中国汽车和零配件工业发展的迅猛程度。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生产商用车62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44%。中国眼下是全球商用车第一大生产国,也是国际上任何主流商用车企业不能忽视的巨大销售市场。当天“中国日”上,业内人士最关心的话题就是:怎样与中国企业合作?如何到中国做生意?
对于这些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进入中国的德国汽车业最有发言权。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董事克劳斯·布罗伊尼格告诉记者,德国在汉诺威车展设立“中国日”,其目的之一便是为两国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寻找各种可能性”。
“对德国汽车业而言,中国已经变成第二故乡。中国目前是德国最出色的供应商来源地,与此同时,"德国制造"也得到中国公众高度认可。无论是轿车还是商用车,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就地研发和生产,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协同前进,” 布罗伊尼格说。
来自德国商用车巨头曼恩商用车辆贸易(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斯特凡·盖格尔分享了自己在中国从商多年的经验,以丰富实例和独到观察分析了欧洲企业进入中国需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经济正进入增长减速期,客户对商用车的购买偏好将受到影响。人们将从以往的价格主导转向对耐用性、节油降耗等性能的追求,这是不少德国厂商的强项,”盖格尔说,“当然,现在进口商用车价格仍是中国国产车的两到三倍,而且中国商用车企业在技术和质量上进步非常迅速,给欧洲出口带来不小冲击。”
他提醒与会者,中国国情和地形复杂,道路等基础设施差异巨大,因此一些适合欧洲路况的商用车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中国出于长远发展需要,正在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这无论对于本土厂商还是外国厂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
盖格尔还特别强调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商业文化:“中国人常讲"摸着石头过河",看重实用主义,而德国人则喜欢详细规划和计划,再开始行动;中国比较在乎规模和人际关系,而德国则重视盈利率和合作伙伴的商业表现。”
“这些文化差异或许无法用某种办法消除,因此最关键的是合作伙伴承认差异,并始终相互尊重,”他说。
谈及中德合作,不少与会嘉宾强调,经过数十年发展,两国需要展开更深层次的“共赢”。董扬告诉记者,过去双方合作主要是中国引进德国技术,德方进入中国市场,将来应当考虑利用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共同面对双方市场,“国外汽车产业在中国获得商机的同时,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应该一同发展壮大。”
史明德大使建议,中德两国企业眼下不仅仅要放眼中国市场,还可以尝试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布罗伊尼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中德汽车厂商在城市化、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技术等领域正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也蕴含共同的机会。
“我们需要共同的规则和框架去应对挑战,接着实施共同的行动,最终达到共同的成功,”他说。
作者:韩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