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门罗维尔9月26日电 题:专访中美建交见证人卜励德:中美“抱在一起”才最安全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1972年2月末,作为时任美国国务卿罗杰斯的助手,36岁的卜励德(Nicholas·Platt)陪同尼克松展开访华破冰之旅。某天他正低头整理会议记录,有位中国人走了过来,问道“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语翻译是否得体。
作为在场官职最低的外交官,卜励德对这场对话感到受宠若惊。他抬起头,连声答道“先生,我觉得这句话翻得非常好”。
这位中国人就是周恩来。9月26日,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门罗维尔市,作为中美建交见证人之一,已经76岁的卜励德向出席“中美合作组织论坛”的代表讲起这段令他念念不忘的轶事。
陪同尼克松访华后,卜励德隔年即被派往美国驻华联络处任职。此后作为通晓中文、熟知亚太问题的资深外交官,他相继担任美国驻菲律宾及巴基斯坦大使,1992年告别外交界后,又在美国亚洲协会担任了12年的会长。
26日出席“中美合作组织论坛”间隙,卜励德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详解当下中美关系热点议题,并就美国大选及中共十八大后的中美关系走向阐明看法。
大选年“攻击中国”系常态
目前随着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冲刺阶段,两党竞选频现“中国牌”。罗姆尼屡次指摘中国,宣称一旦当选就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力争连任的奥巴马也声称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上周就汽车业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
对于上述举动,卜励德直言这是美国大选年的常态,几乎每隔四年就会重复一次,目的是借“攻击中国”拉拢一些选民,为自己争取更多选票。
卜励德表示,他对这种选举策略能否奏效持怀疑态度,虽然“攻击中国”会拉拢一些选民,但也可能让另外一些选民对候选人敬而远之,所以“我不太确定这么做真能带来好处”。
他指出,细看1979年中美建交后的历届大选,可以发现无论候选人在竞选时如何攻击中国,一旦上台美国对华政策基调却未见改变,所以大选年攻击中国可算屡见不鲜,对候选人当时的姿态和说辞不必太过看重。
摩擦增多缘于关系更近
最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呈上升趋势。今年2月,美国成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明言要对中国等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加强调查,到了3月,美国曾在三天之内接连5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贸易救济。
卜励德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增多是不争事实,但要看到背后还有更大的格局,即现在中美贸易投资越来越多,经贸交往日益活跃,随之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会相应上升。
“这就像两只手,离得越近摩擦越多。如果彼此没有任何联系,摩擦无从谈起。”卜励德说。
他又强调,总有人问中美到底是敌还是友,“我告诉他们,只需记住一件事:中美除了友好共处别无选择。我们离不开彼此,就像婚姻一样”。
中美“抱在一起”才最安全
今年年内,除美国举行总统大选,中共十八大也将于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届时会议将选出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层,诞生中国新一批领导人。
对于美国大选和十八大后的中美关系走向,卜励德感到乐观。他指中国正在推进政治改革,政府努力朝更透明、更开放的方向转变,这使中美合作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卜励德相信新一批中国领导人更加了解美国。在他看来,今年2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借重访艾奥瓦州小城等活动显出他与美国普通百姓相处十分融洽,也令美国公众对他更为了解。
最后总结40年来的中美关系,卜励德想起他与前美国国务卿黑格的一段对话。当时两人谈及中美合作或对抗的种种后果,黑格对他说,在拳击比赛中,“最安全的时候”是两名选手抱在一起,这时谁也无法后退,或者挥拳攻击对方。
“中美关系就是如此。过去40年,我们一直努力抱在一起,这是不错的方式,也是安全的地带。”卜励德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