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6.6亿人次,“秋运”大考能否过关?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新华视点)题:6.6亿人次,“秋运”大考能否过关?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北京车流量将增加33%、上海增加40%、南京增加50%……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长假,7座以下小型客车将免费通行高速公路,全国会否迎来“最堵周”?
中国“春运”被称为全球最大“人类迁徙”,是交通的“世界性难题”。而今年“两节”由于叠加了首次节日高速公路免费带来的自驾游热潮,同样将成为中国交通的一次“秋运”大考。8天间,预料将有6.6亿人次的超级客运量。人们能否乘兴而去、满意而归,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公路“免费大餐” 遭遇“堵”节之困
北京,“十一”假期预计收费公路日均流量将达到155万车次。湖北,免费通行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将超过春运,比平时高出三成以上。上海节日期间高峰日流量可能达到100万车次以上。
每年9月、10月本来就是一年中“堵车旺季”,今年两节超长假期叠加高速免费,可谓“堵上加堵”。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公路水路客运量将达到6.6亿人次。9月30日将是最高峰,达到8600万人次。
大考未至,“预考”已非常严峻。25日晚高峰时段,在飘落的雨中,北京五环以内“全线飘红”,中心城区拥堵指数最高达到9.8,成了停车场。许多人因此担忧,节日期间再这样拥堵,游客的游兴必然大打折扣。
如何排堵保畅?专家认为,在道口采取何种方式分流,如何实施分类计费,避免“人为造堵”,是避免拥堵的关键。
北京规定,当市域内收费公路主路出现严重拥堵时,将采取临时断路、导行措施,必要时将正常收费车道临时降级使用。上海市在流量高的主线和匝道收费站前,设置专门的节日小型客车快速通道。多地加强同邻近省份的信息沟通,建立跨省联动协调机制,最大程度缓解拥堵。
“高速公路拥堵,其实就堵在收费口。对相关部门而言,也是一次服务水平大考。”上海市路政局局长戴晓坚表示。
专家分析说,目前免费通行仅限于部分车辆,且收费口同样要取卡交卡。因此,收费口的“卡脖子”现象或将更加严重。关键是如何让枢纽节点“不堵死”,让“主动脉”减压,合理引导车辆选择多种路径。
事故压力倍增安全如何保障
比堵车更让人们担忧的是,伴随着行驶车辆的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压力也随之加大。
免费通行不仅带来高速公路车流量猛增,一些平时较少上高速的“新手”也将集中上路,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如何加大高速公路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服务,降低事故率?
北京市专门成立28支应急队伍,建立以路网中心为依托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可变情报板、服务热线和交通广播等方式,实现24小时为社会提供双节期间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
南京预计部分公路流量增长超一倍以上。江苏全省高速公路交巡警将全部上岗,还要抽调50%的机关警力增援高速公路。
“节日免费通行安全压力倍增,交管部门要对超速、违规等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左天福说。他提醒,新手上路,驾驶员要做好提前检查,摸清路况。
他认为,一个时间点必须高度注意,就是10月7日接近24点本次免费通行截止的时段。有的车辆可能为了赶在免费时段内出高速而超速赶路,增加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根据以往国内节日长假经验,因游人车辆太多,极易引发各类通行纠纷,甚至治安、刑事案件。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强高速公路的安全监管和服务,降低事故率。
期待公路姓“公”“民生大礼”惠及于民
面对即将到来的“免费高速”,小车司机在欢喜的同时,还有另外一部分司机在疑惑。根据目前的规定,节日“免费通行大餐”仅惠及7座以下的小车,大客车及货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份“大餐”。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乘坐大巴、长途客车的往往是相对收入低的人群,希望这样的“民生礼包”能更多惠及于民。
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高速公路由2.5万多公里增加到8.4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二位,95%的高速公路还是靠收费还贷。然而,有的高速路贷款还完,仍在“超期收费”。
此次各地出台的实施细则,大部分地区明确包括机场高速和桥梁、隧道在内的收费公路免费。然而,个别地方未将机场高速公路和城市路桥隧道收费所涉道路纳入免费通行。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焰指出,“从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取消机场高速的收费来看,各方还存在较大的利益博弈。”
王国华说,与其说今年开始推出的高速公路节日免费通行是政府送给百姓的一份“民生大礼”,还不如理解为是呼吁多年的“公路姓公”问题开始破题。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指出,不能让早已到期的收费公路继续“吸金”,应实行免费。要降低公众出行成本,实现真正的“公路姓公”,必须要整治多收费、乱收费。解决的关键,是加强收费审计,收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应该清清楚楚,给公众一个明白账。(记者陆文军、徐海波、李志勇、邓华宁)
作者:陆文军 徐海波 李志勇 邓华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