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埃及“诗歌王子”邵基故居
新华网开罗9月30日电(记者徐晓蕾陈聪报道员刘旭)“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可是只要稍微激怒,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带着雄狮般的怒吼,掀起惊涛巨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离祖国、流亡西班牙的埃及诗人艾哈迈德·邵基为故土的母亲河、更为饱受殖民压迫的埃及人民写下了这愤懑而激情的诗句。
近一百年后的今天,诗人在开罗吉萨区的故居依然矗立在尼罗河畔,朝朝夕夕注视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感叹着世事变迁。
一百年来,埃及挣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废除了君主制并建立了共和国,收回了对苏伊士运河的运营权,历经数次中东战争并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如今的埃及已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心脏,以及中东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今年10月14日是邵基逝世80周年纪念日。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诗人故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筹备各种文化活动,来纪念这位蜚声世界文坛并被埃及人民称为“诗歌王子”的爱国诗人。
在博物馆会客厅,馆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向记者展示了一本根据邵基诗歌改编的歌词集。他说:“邵基优美的语言是天然的音乐,他的诗作被许多音乐家改编成歌曲,为人们广泛传唱。这本书编撰了邵基诗作中被谱曲演唱的部分,书中甚至诙谐地提到,邵基是误入诗歌领域的音乐家。”
邵基1868年生于开罗一个贵族家庭,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王室关系密切,早年的诗歌大多描述奢华的宫廷生活。1914年一战爆发后,埃及正式沦为英国保护国,邵基被逐出埃及流亡西班牙。其间,他撰写了大量饱含思乡之情的诗篇。1919年战争结束后,邵基返回埃及。受当时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影响,邵基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以诗歌的力量鼓励埃及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争。
在博物馆文化联络处工作的现代诗人阿里·奥姆兰对记者说:“邵基创作爱国诗篇的灵感来自古埃及历史,宣扬埃及人民是伟大的民族,应该获得独立和完整的主权。”邵基的诗中写到狮身人面像和图坦卡蒙法老,这些都是古埃及的事物,但邵基赋予了它们现代意义。他的诗增强了埃及人的归属感,也增强了阿拉伯人的归属感。”
据奥姆兰介绍,埃及的中学教材中收录了不少邵基的佳作,而这里作为埃及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之一,每年都会迎来大批学生参观团,平时也有很多学生以及学者来访,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
馆长艾哈迈德告诉记者,邵基回国后,从1920年就一直居住在开罗,直到1932年逝世。此后,他的后嗣曾准备将这栋住宅出售。但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的夫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下令将房屋建成博物馆,并向邵基后人支付了费用。
这栋住宅在准备出售时空无一物,后来邵基的家人归还了许多器物和家具,慢慢地恢复了诗人生前居住时的原样。
来自亚历山大的英语教师萨阿德特地利用回程前的两小时前来参观这座博物馆。她对记者说:“邵基是埃及现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是一位民族诗人,他的诗歌对埃及人民影响很大,唤醒了民族觉醒。”
作者:徐晓蕾陈聪员刘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