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重逾黄金
新华网南京10月1日(记者蔡玉高)有人宁愿放弃假期坚守岗位;有人依然在为度过经济“隆冬”而奔走;有人持之以恒地传播自己的慈善理念;更多的人在自家门前、车前挂起五星红旗……国庆之日,处处可见的“家国”情怀重逾黄金,让国人同振共鸣,为之骄傲,它所产生的正能量也正激励着我们的民族走上更快的复兴之路。
不一样的坚守,一样的“家国”情
1日上午,刚刚与家人一起过完中秋节,邵盛华便踏上了去往上海虹桥的火车,他将从那里直飞美国纽约。身为南京一家IT公司的董事长,邵盛华告诉记者,利用长假到纽约拜会几个客户,争取拿下一两笔订单,这样公司在四季度和明年就能保持平稳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经济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作为一名企业家,尽自己所能让企业度过经济"寒冬",也算是对国家的贡献吧。”邵盛华说,他相信四季度之后国内经济能更快发展,到时我们企业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这个国庆,有不少人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转而牺牲假期,坚守岗位。尽管因值班不能回老家看望父母,但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万惠并没有觉得难受。她说:“父母都能理解,坚守岗位是我的义务,可以让更多的人度过美好的假期,也算是献给新中国的生日礼物吧。”
与邵盛华、万惠一样,今年“十一”长假,适逢中秋节、国庆节“喜相连”,或坚守岗位,或积极奔走,或真心祝福,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有国才有家,爱国情更浓
这两天,漫步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国庆节增添了欢庆气氛,也让人深深体会到民众的爱国热情。自发在自家的馒头店挂上五星红旗的黄玲说,中国越来越强大,她感到自豪。
9月30日晚的中秋全家聚会上,70多岁的南京市民陈少清给家人展示了他收藏的几份报纸,分别是关于神九升天、“蛟龙”潜海和第一艘航母交付的相关报道内容。“一年间,我们国家实现了如此多的突破。”老人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难道我们不该骄傲吗!”
国庆节当天,7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特地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被侵华日军血腥屠杀的母亲和同胞。老人说,他要告诉母亲,现在国家强大了,再也不会任人欺凌了;我们的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好。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陈竟表示,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国庆之日通过各种方式纪念我们祖国的成立,有利于向世界展现中国,进一步增强国民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中华儿女,更好地建设新中国。
“家国”情正能量,激励我们向前行
这两天,无论是在言语、行动中,还是在内心深处,“家国情怀”都是国人最关注的词汇,也是比“黄金”还要贵重,令人产生同振共鸣的词汇。
中秋节当天,刚上大学的“90后”黄泽组织几位同学一起讨论“什么是"家国"情?”黄泽告诉记者,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对“家国”情的理解,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家国”情怀必不可少,它所产生的正能量是国家富强的基石。对我们年青一代来说,更须心中装满国,手中托起家。
陈竟表示,自古以来,尤其是在国家危难关头,多少志士仁人用大义之举,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这也成为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身在新中国,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每位中华儿女,更能感受到家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更应体味到先辈们所秉承的“家国”情怀的伟大与必要。
作者:蔡玉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