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台护士几乎每分钟都要发放一张预检条
输液室护士长假内的劳动强度远超日常工作量
晚报记者 周柏伊 摄影报道
早上7点。当绝大部分市民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张儒舫已经坐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前。他打开博客,仔细回复着病人前一天的留言。这样的动作,重复在国庆长假的每一天。
在这个被称作“史上最长黄金周”的国庆长假里,包括张儒舫在内的上海儿童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几乎都没休息。他们应对着比平常还要多的病人数量,在熟练的流程中传递着一份敬业。
胸心外科医生张儒舫:
凌晨一通电话赶到医院,长假工作仍不停 张儒舫是上海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主任,从事小儿心胸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戴着显微镜在最大也只有鸡蛋般大小的心脏上 “精心修补”。国庆长假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个普通的工作日,他每天都很规律地按照日常工作时间,到岗、查房、手术、上网。
为了能及时诊治病情突变的患儿,张儒舫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简陋的房屋,“因为住得近,遇到患儿病情恶化,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抢救现场。”长假里的一天凌晨,张儒舫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一名患儿的家长打来电话,称孩子情况突然恶化。对方着急,语焉不详,又将发作时间报错,张儒舫掐指一算,估计孩子抢救的希望已不大,但他依旧迅速穿上衣服赶到医院。原本以为自己只能做些安慰工作,却不料进入医院后发现孩子还在抢救,张儒舫一下子激动起来,立即投入抢救中。孩子幼小的生命保住了,天也已经大亮。
张儒舫长舒了一口气,亲自将孩子送出手术室。回到办公室原打算小憩一会儿,120救护车又送来一名车祸受伤的孩子。孩子是东北人,长假里随父母外出旅游,在浙江境内发生车祸。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被转送上海。张儒舫立即安排手术室,迅速给孩子施行了手术。
昨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原本胸心外科没有手术安排,可前天,住院观察的小轩突然情况恶化,张儒舫当即决定手术。小轩是一名刚出生仅41天的男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只有手术才能根治。
手术安排在上午8点半,张儒舫照例7点到办公室,上网回复了网友的留言后,便前往手术室。心脏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左右,确保患者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的安全。 “我们这里冬热夏冷。 ”手术护士打趣地说。作为主刀医生,张儒舫进了手术室后,先是和每一名医护人员简单寒暄,冷凝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
手术是要将小轩室间隔缺损的地方补上,张儒舫就地取材用患儿自身的心包膜。手术室里很安静,只听得见仪器转动的声音和小轩心脏跳动的声音。整台手术持续了3个小时,中午11点30分左右,手术顺利完成。张儒舫擦擦额头上的汗珠,换了衣服接过护士为他订好的中饭,三两口就倒进了肚子。 “不能休息,马上还有一个手术,同样是室间隔缺损的小孩,一岁大。 ”张儒舫说。
在张儒舫的时间表中没有昼夜之分,更没有双休日概念,他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候,更多的是坚守在患儿的身旁。“能看到医生,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安慰。 ”张儒舫说。
预检台护士张文娟: 一分钟发一张,不用看就能找到各科预检条 与手术室安静的忙碌相比,这里却异常喧嚣。这是一个不眠的部门,从0:00到24:00,各种故事轮番上演。
早上8点,张文娟等几名急诊室的护士已在各自岗位上忙活很长时间了。昨天是长假最后一天,却也是张文娟连续上班的第五天。跟前几日情况无异,一上班,张文娟看到的就是急诊室里黑压压的人头。
张文娟是一名有着十五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医院里各个科室几乎都呆过,六年前转到急诊,在预检台工作。 “这是我所呆过的岗位中,强度和难度最大的地方。 ”张文娟也对这样的挑战非常有兴趣。
急诊预检,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及时安排救治及指导专科就诊,使急诊病人尽快得到诊治,准确及时的分诊可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护士,我女儿胸口出现一个肿块……”“去皮肤科。 ”
“护士,我儿子高烧41℃……”“急诊内科。 ”
“护士,我儿子手断了……”“门诊骨科。 ”
……
张文娟的预检台下有多种颜色的预检小纸条,她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往外发放。因为驾轻就熟,她完全可以不用眼睛看,就直接找到那张需要的纸条。昨天上午从7点到10点30分,仅补液的预检条,就发出198张,其余还有160余张急诊内科的预检条和不计其数转门诊的患者。
在儿童医院里,急诊主要是针对高烧39℃以上的高烧患者,30天以内的新生儿及一些哮喘严重呼吸困难病人。然而,在国庆长假里,几乎每个到医院来的患者,都会直奔急诊室,这无疑增加了张文娟她们的工作量。
“儿童和大人不同,一个儿童生病,往往是一家人出动,有时候同样的话要重复六遍,家属只听得进自己想听的话。 ”一张嘴巴面对近十张嘴巴,这是张文娟常碰到的局面。“这也就算了,最头痛的是,很多时候只见大人不见小孩,患儿都在车子上。 ”张文娟说,预检最重要的是要见到病人本人,但见不到小孩,就必须仔细询问。有时候家长并不能准确表达孩子的病状,预检处只能通过一些关键词才能分诊。
“就像前面那个小女孩胸部出现肿块的。 ”张文娟说,“肿块若是颗粒状,就去看皮肤科,若是面积大,就得去看内分泌科。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个位置对于护士的要求必须是‘全科’的。 ”
不过,对于张文娟来说,这个位置并不仅仅负责预检分诊,还得为病人提供各种便捷。 “水管坏了,归我管;停电了,归我管;电脑死机了,归我管;病人所有需求,都归我管。 ”话音刚落,一名病人家属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珍珠奶茶和一根折断的吸管。 “护士,你这里吸管有吗? ”看到张文娟摇摇头,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那你能帮我开开吗? ”
很多急诊护士都打趣说,进医院的每一个人都想走“后门”,快,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而这一诉求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预检处。预检处常出现病人扎堆的现象,病人多护士少,医患间的纠纷就会出现。为了让每一位病人都尽快得到医治,从一早开始工作,张文娟没有一刻不绷紧神经,除了吃饭,她几乎没时间坐下来喝口水。
急诊留观室护士谢君: 一个上午近200针点滴,忙中出乱扎到自己是常事 如果说张文娟是在用 “嘴”工作,谢君就是手脚并用了。谢君也是急诊室护士,她昨天的岗位在留观室。留观室主要接纳一些需要暂时留在医院观察的病人,共20余张床位,平时这里基本不会满床,但昨天却大大超过数量。
长假里,谢君就休息了两天,其他时间都有工作。她见证了整个假期里孩子们发病的全过程:“前面几天大多数是消化系统毛病,一般都是吃得太杂,吃坏了肚子,后面几天则因为空气质量问题,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咳嗽的人占绝大多数。 ”从医生开出药,到给病人挂上点滴,中途要经过三个人检验,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确保用药准确。在儿童医院的急诊室里,一名护士在一天的时间里最少也要为二三十名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不乏有重症患者和病症相似的患者。如果一不小心看错药名,可能就是一条人命。“叫一个人看三遍都有可能出错,叫三个人分别看一遍出错概率就会小很多。 ”谢君说。
有这样的环节设置,虽然医护人员都足够手脚麻利,但给病人的感觉还是时间偏长。急诊室楼上楼下共两层,护士们走路都是跑的。有时候,护士们都“恨自己只生了两只手”。
上午10点半,仅谢君一人就已为留观室内20余名患儿吊了盐水,还不包括部分打针的。忙中出乱,在为一名患儿准备药品的时候,谢君一不小心扎在自己手上,顿时鲜血直流。谢君用水冲了冲,用一块胶布贴好,转身就去帮患儿打针。再次回到办公桌前,手上的胶布已被染红,她重新换了块贴上,神情淡定。 “扎到自己是常事,已经习惯了。 ”谢君笑笑,“给病人不要扎错就好。 ”
截至昨天上午11时许,急诊室补液室里为近200名患儿吊针,平均1分半钟一名患儿。这样的劳动强度,远超过日常工作量。
上海儿童医院的负责人介绍,整个双节长假从9月30日至10月6日,医院日均门诊大于3000号,其中10月4日最高,达4000号以上,单内科门诊1625号。这些数字都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也略高于日常水平。患者疾病以呼吸道疾病、腹泻病和发热为主,其中秋季腹泻开始增多,年龄多为6月至6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