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0月9日电(记者 白林)将于2014年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的“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项目,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它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部门最多、牵涉地区最广、协调最复杂的一项申遗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份,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大运河规模宏大、区域广泛,8省市35个城市参与联合申报,涉及10多个部门。
按照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时间表,明年1月底前将把正式申报文本报送世界遗产中心;明年6月底前必须全部完成各项申报准备工作。
大运河河北段以其样态原真、遗址类型齐全、价值较高在中国大运河中占有重要位置。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刘智敏表示,大运河申遗时间紧、任务重。河北省有8个遗址点列入申遗点段,目前完成4处遗址点的维修加固,保护工程急需加快进度。
有专家认为,大运河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面临着四方面问题:如何处理好保护文化遗产与维护和发展其水利、航运功能的关系;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保护和整治任务艰巨;申遗经费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同时,运河的水污染已成为运河申遗的较大阻力。据了解,由于运河杭州段的水系比较复杂,导致水质治理较难。近年来,运河南段水质已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相应标准。
此外,大运河申遗工程规模大、地域广、涉及地区和行业部门多,必然遭遇规章“打架”的尴尬。从10月1日起,文化部出台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自此大运河有了新的“护身符”。《办法》结合大运河遗产现状、特性,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大运河遗产的范围。
针对水利、交通、文物等多头管理存在矛盾的情况,《办法》规定,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并实行建设项目遗产影响评价制度。
此外,第25届世界运河大会日前在江苏扬州举行。中国35个运河城市的代表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内河航道国际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共聚扬州,助推中国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中国35个运河城市还签署了《大运河遗产联合保护协定》,承诺将共同协作联合保护运河遗产。
申遗脚步悄然临近,很多专家也表示,比起申遗本身,让老百姓热爱运河并传承运河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运河申遗并非终极目的,运河保护必须向更高阶段和层次迈进。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如果大运河的价值只停留在历史和科研价值,公众无法参与利用与保护,那么这种保护就可能是一厢情愿的。只有真正调动民众积极性,才能让大运河流得更远、更长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