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悄变味已成身份象征
EMBA,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从1995年第一个EMBA教育项目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入中国,EMBA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从17年前独此一家,到如今的遍地开花,中国的EMBA在17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这究竟是一种可需度极高的发展,还是已开始异化?
最初发愁没生源
如今风头正盛的EMBA,乃舶来品。17年前,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国创办。当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EMBA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实际上,彼时的EMBA教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旅程。
1942年,芝加哥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威拉德·J·格雷厄姆提出,学院应该为管理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提供获得MBA学位的机会,但同时又能不中断他们的职业生涯。1943年,一个为期两年,每周两天上课的新型教育形式从芝加哥大学推广开来。这便是EMBA。
与MBA教育培养是为了培养毕业生,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不同的是,EMBA教育的成功是凝聚了一批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17年过去,目前,中国已有64家教育机构开设了EMBA班。一到开课期间,咨询和报名的学员便络绎不绝,北大、清华、中欧等国内顶尖商学院的竞争十分激烈。
此情此景,在17年前创办之初,恐怕是难以想象得到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中欧商学院,在1995年第一次招生时,生源是个很大的问题。中欧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回忆说,当时中欧的创始人之一张国华院长就像一个推销员,带着同事,一家一家公司去拜访,向他们介绍EMBA,解释为什么要花10多万元去学。
张国华还请上海市外经委的领导吃饭,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为了扩大影响,张国华甚至表示可以不要学费,请人家先来听课。
1995年5月8日,中国第一个EMBA课程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了开学典礼。张维炯称他们是思想活跃敢于尝鲜的人。
越来越受追捧
在这个学历不断贬值的时代,EMBA却越来越受追捧。
如今,EMBA已被看作身份的象征,就像一个皮包上打上了奢侈品的商标。一个名校的EMBA学位,代表了一种知识身份,对提高社交形象和信誉度都有很大帮助。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这就为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降低了入学门槛。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
符合了这些条件,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语文、数学、逻辑考试,就无需担心了。多所名校的商学院均表示,在笔试前会发难度相当的模拟资料;其实,企业够大,职位够高,名气够响才是能够通过考试的关键。
这也让EMBA是富豪俱乐部、人际关系建立网的说法更加突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也曾表示,读EMBA,一是学知识,二是交朋友。EMBA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政府官员、有企业高级管理者,不同类型的人在一个班里学习,这些朋友之间酝酿着大量的商机。
降低门槛抢名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招揽名人学员,EMBA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
今年4月,央视女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中爆料称:“有人邀我参加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许诺不用经常上课,不用认真考试,就能拿学历。”
EMBA入学门槛之低和学费之高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人将EMBA中的E戏称为容易(easy)和昂贵(expensive)。
为了吸引学生,在报名初期,招生工作人员就会给出几个本期报名学员中知名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的名字。为了结识他们,有的人同时参加两个甚至更多的EMBA学习班。
这些工作繁忙的学生如何完成学业?他们自行解决的方式是,“代上课、代写作业、代考试”。
陈璐就是这么一个代上课的秘书。陈璐的大老板报了上海交大的EMBA,但上课、写作业和考试都是陈璐负责。陈璐在网上爆料说,上课的时候大多是秘书们在听课。
无论是60多万元的天价学费,还是与明星企业家做同学的营销噱头,都在揭示这么一个混乱的事实:即作为正规学位教育的一种,EM—BA教育在国内蒙上了过度商品化的色彩。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EMBA教育项目,随着门槛的一次次被降低,到了只剩标价牌的时候,不知道EMBA在中国的路还能走多远。法治周末(武杰) (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