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评莫言获奖:中国文化开启与世界对话新起点
2012年10月15日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华媒评莫言获奖:中国文化开启与世界对话新起点]
中新网10月15日电 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持续关注,有文章称,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就像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陀螺,莫言获奖,说明诺贝尔文学奖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亦有评论认为,莫言得奖象征着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交融的新时代的来临。
文学奖回归 莫言为诺奖带来新活力
香港《大公报》文章《莫言为诺奖带来新活力》称,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就像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陀螺,欧美作家轮流登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日益密切。莫言获奖,说明诺贝尔文学奖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
香港《文汇报》文章引述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的话称,莫言此次获奖更深层次来说,是华文写作得到了西方世界认可。”莫言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元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得到了扭转。”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称,莫言能获奖与其说是审委会超越了西方文化战略的考量,毋宁说是莫言的文学战胜了偏见。我们期待,莫言的获奖能使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真正的“文学奖”,政治归政治,文学归文学。
法国《欧洲时报》文章称,莫言的得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诺贝尔奖在经历了长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偏见之后向文学的回归。
美国《侨报》文章称,长期以来,诺奖被赋予远远超出其本身的各种含义,文学奖尤其如此,往往就被赋予超出文学之外的种种解读。这是不正常的,文学奖应该回归文学,回归社会。
加拿大《星岛日报》社论称,任何纯正的文学奖项都应以作品作为评审的唯一标准。真正尊重自由创作的话,便不应要求作家只信服特定的某一套信仰。莫言说普世价值就是真善美。文章称,普世价值,不应只得西方说了算的一套标准。让文学回归文学吧。
中国文化获认可 开启与世界对话新起点
香港《文汇报》文章引述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的话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探讨时常见诸报端。白描表示,此次莫言获奖则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有被世界所认可的文化产品,这是最生动的国家软实力提高的体现。
香港《成报》文章称,莫言获得文学诺奖,确实是大事:第一,这是中国文学界乃至文化界的成就;第二,这是中国国力包括软实力和巧实力显著提升的表现;第三,这是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证明。综合而言,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其意义,其作用,都是正面及巨大的。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文章称,莫言的获奖,对中国当代文学界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因为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百多年来首位以中国作家身分获奖的第一人,可说为中国文学界取得零的突破。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相信都会觉得“与有荣焉”!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称,莫言的作品是中国乡土的,代表了人性中最普遍的情感关怀。这一次他获得了诺奖,可能不仅仅是世界对中国的容纳,也代表了中国始终没放弃对世界的拥抱,中国的未来必然走向世界。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莫言获奖,应该看成中国作家跟世界文明交流沟通的一个典范。他的作品呈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积极融合的努力,能够让世界更多人理解。
法国《欧洲时报》文章称,莫言此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其文学创作价值得到公认、中国文化影响力日增以及诺贝尔奖评审标准向文学回归等多重因素融合的成果,他的得奖象征着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交融的新时代的来临。
美国《侨报》文章称,莫言的作品,突破了语言和疆域的界限,走到了世界文学舞台的聚光灯下,这不仅代表着他的作品,也代表着中国现代与当代的文学和文学家,日趋被国际认可。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中国文学在庆贺的同时,也能借助这个时机重新出发。
美国《世界日报》12日发表社论说,在得奖前,莫言的红高粱不论从原著或电影已传遍了华人世界。作为人民的、乡土的文学得奖,这就是新的意义。在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之外,如果能让文学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岂不更有意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