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木叶乡见闻:村落里的“城市生活”
2012年10月17日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重庆酉阳木叶乡见闻:村落里的“城市生活”]
中新网重庆10月17日电(刘建荣 黄伟 陶瑕霜)错落有致的洋房、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一望无际的菜园、四季飘香的瓜果……如今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木叶乡入目皆画。这个昔日的渝东南边陲乡村,经过十年改革,而今过上了“城市生活”。17日,记者一路嗅果香开启木叶之旅。
“洋楼”林立乡间雅居
张明仙是木叶乡梨耳村9组人,一家4口原住在3间低矮潮湿的小木屋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雨天漏风、冬天透风。
2010年以来,该乡按照“政府引导、招商运作、限价销售、让利于民”的建设模式,充分整合高山易地移民、危旧房改造和风貌改造政策资源以及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动员偏远山区农户到集镇建房落户。张明仙享受到了国家高山易地移民补助政策,不到半年就在木叶集镇修建了一栋两楼一底、总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
“我家二、三楼都是三居室,专门用红桃木装修的,家里液晶电视、沙发、热水器什么都有”,说起现在的生活,张明仙很满足,“像我这样在村子里住洋房的还很多……”
记者沿途看到,近二十幢小洋楼依稀掩映在绿树丛中,清幽中见雅致。
张明仙告诉记者,870米的集镇新街按照统一规划设计修建了168幢移民新居,街道两边的人行道、彩砖、地下管网、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据了解,截至目前,木叶乡200多户偏远山村的农户通过高山易地移民等政策扶持,都住上了干净、舒适的楼房。
阡陌交通告别出行难
在大坂营村,记者看到一名3岁小女孩正抱着芭比娃娃玩耍。经询问,原来小女孩的父亲田茂军早上乘车到县城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父亲,临走时叫醒还在睡觉的女儿问她想要什么。女儿说了句“芭比娃娃”继续睡觉,两个半小时后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以前通往县城的道路是砂石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到县城至少要坐4个小时的客车,一天时间很难往返。”田茂军回忆,自从2006年公路改建成二级柏油路,里程缩短了,路面变好了,到县城只需一小时,每天往返六七趟客车,早上进城办事,中午就可以回家。
自2001年以来,木叶乡共修建通村公路5条、56公里,通组公路12条、30公里。大坂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忠先介绍说,以前村民到乡政府办事,要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扛。如今,村里通了公路,不少家庭还购买了摩托车,出行就更方便。
“家门口”就业“钱景”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木叶乡除了让村民住得安心、行得舒心,还想方设法让远在他乡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致富。
在木叶乡的重庆果蕊茶业有限公司基地里,田桂香正拔着茶梯里的野草,“2000年,我把儿女交给婆婆带,便和丈夫到浙江、福建这些地方打工,也挣了一些钱。”她告诉记者,婆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再也无力照管两个孩子。去年她就决定回家一边在茶叶厂上班一边照顾老人和小孩。
“月薪1500元、管午饭,节日里还发慰问品,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田桂香挂着笑容。
据了解,10年前木叶人生活贫困,不少人像田桂香这样南下打工挣钱。如今地方发展了,油茶基地、大理石厂、蔬菜基地等常年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年提供5万人次的劳务用工机会。木叶乡还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自主创业,外出的人也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有的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到当地企业务工……
木叶村2组村民梁翠荣说,23年前,她刚嫁到这里,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分家时,夫妻俩接过父母分配的1.5亩田地、一个鼎罐和一架破旧的四柱床开始了艰苦的生活。现在,儿子高职毕业做了广告设计师月薪5000元,丈夫也成了一家磨具厂的固定工人,每月也有近4000元收入。今年,婆媳俩看准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在家里种菜、养猪,收入近万元。
采访结束时已近暮色低垂,雨幕中集镇路灯渐起,村民们携老扶幼走出家门,或悠闲漫步果园、或三五成群院坝中跳起坝坝舞……村落里的“城市生活”,足令人乐而忘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