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种红高粱"是"政绩红眼病"
原标题 ["赔本种红高粱"是"政绩红眼病"]
当地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由于收益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当地官员表示:“赔本也要种。”
莫言随着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红遍全国名人,莫言热也让家乡政府头脑发热起来。家乡政府欲借莫言的“名人效应”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身无错。可以说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头脑,是利用“名人效应”的政治资源优势,搭便车的“巧借东风”。
但是这样做,似乎犯了一个迷信盲从真糊涂的方向性的低级错误。从莫言家乡启动“万亩红高粱”计划来看,计划未免太武断,“赔本也要种”更是一个严重的决策失误。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历史记忆中的景象,效益低,不符合农业经济规律,农民“爱莫能助”。政府为何还要武断启动“万亩红高粱”计划?
政府的出发点是为了百姓的谋利益,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农民究竟种什么,这要看农民的眼色行事,种什么会给百姓带来高效和利益,农民心里最清楚,应由农民自己做主,即使种红高粱可能会给百姓带来好处,也应征求百姓意见,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由农民说了算,而不是由政府包办。“赔本也要种”凸显政府官员急吼吼的“政绩红眼病”的急性发作,是权力发疯的傲慢。
任何一项惠民政策的出台,都应是在尊重民意基础上的科学决策,而不是盲目蛮干。种红高粱究竟有没有市场,有没有效益,都要经过科学论证,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赔本也要种”是拿纳税人的钱在搞“政绩赌博”,是强奸民意、漠视民利的一厢情愿。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是“大跃进”时期“东风吹哎,东风吹,吹得那社里的小猪比大象肥”浮夸风,已经有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当牢牢记取。
莫言红了,当地官员不能犯红眼病,红高粱未必就要跟着莫言红。这种短视目光是缺乏理性和理智的“政绩冲动”,是官员“急火攻心”的浮躁狂热的方向性迷失。应该让科学的“清醒剂”为官员们醒脑,走出傍名人的疯狂。否则“赔本也要种红高粱”,不仅是对百姓利益的损害,还可能带来一场灾难,留下历史的笑柄。还是静下心来听听百姓的声音,听听专家的意见,再做决策也不迟。种红高粱本是百姓事,官员相种何太急?当三思而后行。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