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蔡爽 通讯员叶志卫 易先云
对于车窗抛物这种行为,以后不用再恨得牙痒却无可奈何,因为一批“城管暗探”将正式“上岗”,用铁证锁定不文明行为。
7月底,市城管局曾发布信息,鼓励市民举报车窗抛物,一旦举报查实有望得到每起百元的奖励。昨天,该局首次兑现奖励,市民杨先生当场领到2000元。
目前,市城管局已经接到20多位不同市民提供的举报,举报总数已经超过300起。在这些举报证据中,多数质量比较高,有甄别价值,主要来自专业拍客或杨先生这样的“兴趣人士”。当然也有少数举报无法认定为有效证据。
【抓拍】司机乱丢纸巾
昨天下午2点,记者在市城管局观看了一段由杨先生拍摄的录像:10月6日晚7点7分,一辆车牌为鄂AF34××的雪铁龙轿车,在中山大道六渡桥路段等红灯,戴眼镜的司机用一张纸巾擦拭反光镜,然后随手将纸巾扔出窗外。整个视频长40多秒,抛物时间、抛物地点、抛物者面部特征,车辆牌照等诸多信息齐全。这段视频经过市城管局、市交管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鉴定,确认没有任何PS的痕迹,并排除事先预设摆拍嫌疑后,认定为一例完整的车窗抛物违法证据。
【幕后】守半个多小时拍40秒
这段视频拍摄过程十分干净利落,颇具专业水准。“你为什么抓得那么准,就知道那个车主会扔纸巾?”记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杨先生回答:“其实你看到的这40多秒,是经过剪辑的,为了拍这段视频,我在六渡桥天桥上守了半个多小时。那车主停车开始擦反光镜,我意识到他可能会随手扔掉纸巾,于是提前将镜头对准。”
他说,此前他拍摄时也没有经验,有时候蹲守两三个小时也抓不到一例,慢慢地他开始用纸巾注意观察红绿灯路口处等候的车主。在抽烟的、在吃东西的、在打喷嚏咳嗽的都是有可能会乱扔掉纸巾,于是提前将镜头对准。
自8月以来,杨先生利用闲暇时间,抓拍到近200段车窗抛物视频。他将最近一个月拍摄的100多段视频举报至城管局,目前已有20段被认定。
【审核】验明举报很严格
是不是提供了举报视频或相片,就能领到奖?对此,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举报的证据有严格的“验明正身”过程。举报人向城管局举报时,要做好身份登记,要求实名举报,此实名仅供城管部门备案,不会对外公布。
对举报人提供的影像资料,要求举报同一内容的视频时长在1分钟之内,连拍照片能反映行为全过程,视频或照片能全面、清晰反映车窗抛物行为的全貌,包括发生行为的时间、地点及车辆号牌信息等具体情况。
如果同一车窗抛物违法行为被不同举报人举报,且内容相同,则以专班受理举报的登记时间为准,奖励第一
个举报的人。如两人以上(含两人)共同举报,按一人举报进行奖励。
不过,举报人必须对自己举报内容真实性负责,如一旦发现不实,将视情况移交司法机关。
【处罚】车窗抛物专罚车主
昨日,被认定的20件视频证据,将经过城管、交管部门核对后,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分为几种,最让人称快
的恐怕是公开曝光,曝光渠道有媒体曝光,向取证内容涉及的车主所在单位、社区或家庭邮寄《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告知函》。此外,交管部门可对抛物行为罚款10元,城管部门可罚款50元。
值得注意的是,处罚针对的是车主而不是乘员,如果是将车借给别人,在外借期间发生抛物行为被曝光,同
样处罚车主。这一处罚同样适用于公交车和的士。
【对话】当“暗探”很上瘾
记者:你怎么想到要去抓拍车窗抛物?
杨先生:抓拍车窗抛物是个公私兼得的活。于公,城市环境是大家的环境,需要市民共同保护。此外,媒体报道,每年都有环卫工因扫垃圾死亡,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到大家的生活环境,还危及了他人生命安全,应是大家共同监督的事。于私,干这事挺有乐子,况且有奖励,也可以贴补生活。
记者:抓拍是不是很难?需不需要特殊的技术?
杨先生:我事先观察,在路口、马路中间看到有烟头、纸屑,说明这里车窗抛物的人较多,就选定为蹲守地点。这个经验几乎百试不爽。
记者:蹲守的过程是不是特别无聊?
杨先生:没有出现抛物者的时候,我就通过抓拍路人表情打发时间,经常会拍到很多有意思的表情,乐在其中。
记者:一个月抓拍100多例,只得了2000元奖金,你会不会嫌少?
杨先生:只要市城管局坚持鼓励市民举报,我会一直做下去。目前只认定了20例,相信今后拍到更确凿的证据,被认定的几率会更高。
记者:会不会担心被拍者对你进行人身攻击?
杨先生:我不会担心,首先我选择的拍摄地点在天桥或临街的建筑上,对方很难短时间靠近我;其次我站在正义一方,违规者也会有被监督的压力,心态上处于被动。
【释疑】哪些情况不能领奖?
市城管局新闻发言人朱建华答:依法履行职责、直接从事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的执法人员;举报内容已被执法部门查证属实并查处的;以套取奖金、牟取利益为目的,采取不正当方式编造违法事实并对其进行举报的;不能证实其真实身份以匿名方式举报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其他不适用的情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