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学者反对用挑衅性概念刺激中国
原标题 [外媒:美学者反对用挑衅性概念刺激中国]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0月15日文章】题:空海行动,不是空海战(作者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研究室主任迈克尔·奥汉隆)
在如今的五角大楼,特别是在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决策圈内,一个流行的概念就是“空海战”。这种未来的战争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适应技术的变化,但更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的崛起”。
伊朗和其他一两个国家是提出空海战理念的部分动力,但中国却是一个主要的刺激因素。空海战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对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战略的军事补充,这种战略的核心就是把外交政策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亚太地区。
空海战概念背后的主要推动力相当有道理。中国正在发展先进的潜艇、精确制导导弹和其他能力,以使美国不能像在过去几十年中那样基本上把西太平洋看作美国的一个湖。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需要做出回应。
美国进入西太平洋地区对支持美国在该地区的一些关键盟友和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这需要提高导弹防御、反潜战、通信系统应变能力,以及其他促进美国空军和海军整合的能力。
然而,美国的这个概念也应当从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这个概念需要一个不那么具有挑衅性,而且更准确的名字。在亚洲,语义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当心不要把针对亚洲的军事策划弄成准备下一次“沙漠风暴”行动。
与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和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不同,中国不是一个敌人。我们在亚洲的军事政策的核心与其说是为战争做准备,不如说是为了防止战争爆发。我们遏制中国的方式也与试图遏制苏联的方式有所不同。
作战能力自然是任何军事行动概念中必备的内容。但是空海战这种说法过分强调了战争的可能性。我们对该地区的整体军事战略除了为战争做准备外,还有其他的目标。事实上,它的目标恰恰是帮助阻止战争。
使用空海行动这个名称可能会更好,而且对于这一概念来说是一个听起来更像一种战略的说法。
这当然包含了策划战争的意思,但同样也包含了平常的和平时期行动、做出威慑姿态、与盟友进行演习、做好危机应对准备,甚至在某些活动中与中国合作等内容。
这种名称上的变化还可以让美国军事官员和外交官承认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不言而喻、却通常被美国人所否认的事实空海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但这种方式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强化地区稳定,而不是为冲突做准备。
还有两个变化也有道理。首先,空海行动不应当预先考虑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或者是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对中国境内的目标采取初步行动。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让美国和盟国的军事部队在没有做好自身防御的情况下采取危险行动,而是要以非直接的或者是非对称性的方式对中国可能的侵犯做出回应,这种做法一方面会降低冲突升级的危险,另一方面仍然能够确保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护美国的核心利益。
此外,空海行动需要超越严格的空军和海军的概念。其他军兵种也可以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套聪明的变化就是让海军陆战队做好在更广泛的亚太地区保护海军和空军资产和设施的准备。在未来的冲突中,这可能还会成为必要的做法,可以帮助建立和保护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群岛上的基地,并在一个敌对国家利用特种部队发动攻击时,帮助保护位于冲绳和关岛的现有基地。
培养这一系列的军事能力,捍卫本国以及友邦和盟友的领土,从长期来看,这大概是应对有一天可能会与美国敌对的中国的最明智做法。
在五角大楼着手制定新一期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之际,需要一种军事行动概念,以及一个可以支持并准确反映美国宏伟战略目标的战略名称。
空海行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未经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来源:新华国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