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71岁的刘阿姨一直一个人生活,退休十多年来,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早上6点半起床,练功到8点半,9点回家吃饭,9点半看股票,中午买菜做饭,下午接着看股票……“虽然工资不高,但生活足够了,我爱出门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对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60岁之前,人们习惯用职业来定义他们的身份。
60岁之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年人。
褪去了职业光环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寻求认同和存在感,为老年生活寻一份精神寄托。
重阳节前夕,记者对北京市的一些老人们进行了随机采访,看看忙碌地走过了大半生,在此番闲时,他们是如何用另一番激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他们自嘲是一群拓荒的“老黄牛”(属牛),他们扛过枪、上过山、下过乡……共同的经历,相同的年龄让大家走到了一起。2009年“共和国同龄人之声”合唱团成立至今,已有90多名成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有公务员、有工人、军人……“一开始大家凭着"革命激情"聚到一起,慢慢地懂得什么是合唱,开始有了美感。出勤率很高,有些人住得很远,每次也都坚持赶过来排练。再后来,大家把这里当作了家,不排练的时候,大家会相约一起出去郊游,唱卡拉OK……”图/文 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马阿姨一家来自安徽,她和儿子、儿媳、孙女在南三环外租了一间700多元的房间。一开始,儿子和儿媳卖麻辣烫,马阿姨一个人看自行车从早上五点一直到半夜11点,如果是夏天,半夜取车的人多,有时整夜都睡不好。现在马阿姨和儿子轮流看车,每个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72岁的史教练每天早上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景山公园,免费教授柔力球,从早上8点半到11点,至今有五年了。在他和爱人的带动下,景山公园成立了柔力球队。他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退休4年的苗叔叔和老伴尚阿姨,与儿子、儿媳、孙女甜甜同住,现在他们的生活都是带孙女。从甜甜一岁开始,爷爷奶奶就包揽了孙女所有日常生活和学习娱乐,“儿子儿媳工作很辛苦,每天很晚才能到家,尤其儿媳妇要经常出差。我们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就给儿女减轻点负担吧。”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下了幼儿园,老两口坚持让孙女走路回家,到家之后奶奶先陪着孙女练两个小时的钢琴,爷爷开始准备晚饭。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兴山(右)今年63岁,在什刹海住了40年,自学京胡30年。他是面塑工艺大师,52岁退休后他就一直在什刹海吹拉弹唱,他说京剧是国粹,需好好发扬。和他一起的老哥几个都是京剧拥趸,也是附近的老街坊,最大的80岁,每天下午4点多大家带上各自的“家伙”自发地聚到一块,唱到7、8点钟才回家。如遇路人兴致来了,唱上一段,他们也给伴上一曲。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淑蓉今年75岁,身高170,说话铿锵有力。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时代擅长打篮球、排球、写作弹琴,2002年在东铁匠营街道刘家窑第三社区担任了一年书记,第二年开始做社区志愿者,到现在已有十年。从策划组织活动到义务讲座,忙的不亦乐乎,工作时间最长时一天超过12个小时。张老师的孩子都已成家,有稳定的工作,老伴儿每天热衷于门球。张老师很享受这样充实的生活:“没有压力,只有快乐。” 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乐生今年71岁,退休前做过动物饲养员。退休后他每天坚持晨跑,关注彩票。有段时间杨大爷的颈椎不太好,就自己研究了顶瓶子的绝活,他还自己做了“行头”,自创舞步,跳得不亦乐乎。图/文 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张杰英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奶奶今年80岁,是老北京,和一大家子人同住。后海是她的“根据地”,下午天气好的时候,她推着载满“宝贝”的小车到后海的广场上练摊儿,有她亲手缝的沙包、绣花鞋。王奶奶耳背,这让她的生意多少受了些影响,最多时一天赚5块钱。不过王奶奶说她图的是乐呵,看后海形形色色人来人往,是她午后的一大乐事。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赵先生今年68岁,退休前在邮电部工作。赵先生酷爱书法,曾手抄两大本《红楼梦》诗词,退休后迷上了地书,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天坛公园都留下过他的“笔迹”。每天早上5点赵先生在家里写上一会字,上午到公园再写上七八百字。“写地书练腕力,练脑子,写这个的大多是老人,一边写一边聊,有共同语言。” 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模特队,队长孙小平当初组队时可能也没想到,原本只当是业余爱好聚在一起的人,会走得像模像样。“原来我们忙工作忙孩子,退休后有时间了,年轻时没机会穿漂亮的衣服,现在我们可以穿旗袍、晚装、时装,在台上表演。”队里有两人患有乳腺癌,她们说在模特队中找回了自信和美丽。三义里社区模特队成立于2008年,4年的相处让大家亲如姐妹,“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的时间还长,平时大家互相关照,彼此给予温暖。”图为模特队成员在排练中亮相。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82岁的王奶奶有五个儿女,虽然行动不便,但在儿女们的精心照顾下,身心状态良好。王奶奶热爱生活,平时关注新闻,坚持每天出去散心,儿女们也尽力满足王奶奶的要去,有时还一起去外地旅游。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张杰英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68岁的康秀茹(中)是“老年乐”演艺团的发起人,她会弹琴,会跳蒙古舞、藏族舞、肚皮舞,最拿手的是即兴作词演唱。在她的感召下,小团队发展了10来个成员,有两个超过80岁。每周末他们到景山公园自发表演歌舞,演出的行头都是大家做的。一位退休前做中医按摩的奶奶今年82岁,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的:“我家里有保姆,但是我在家吃得不香 ,在这妹妹们把我照顾得特别好,和大家在一起,吃嘛嘛香。” 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奶奶退休前当过车间主任,现在每月拿2000多元退休金,还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会买很多东西去看望她。8年前杨奶奶的老伴儿生病去世,但她并不觉得孤单。82岁的杨奶奶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杨奶奶每天出门两个多小时,溜溜弯,顺便回收些废品,一个月能换十几元钱。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叔是近日“上岗”的交通协管员,由于人手紧缺,年过60的他主动报名。十月下旬的北京傍晚,气候转凉,在瑟瑟秋风中他认真地履行着职责。图/中新网记者 林沛青 文/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家住刘家窑的周大爷(中)今年73岁,和老伴同住,退休之前是工人。每天上午8点多,周大爷推着手推车和自制的象棋盘“出摊”了,和老石(左),老高在街边广场摆起了“擂台”。十年来,周大爷已经记不清和多少人下过棋。周大爷每月有两千多的退休金,时常把“老有所乐”挂在嘴边的他表示对生活很知足,他开玩笑说:“得给自己找乐,就是半夜十二点,和老哥们搬马扎出来看星星,也开心。” 图/文 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2012年10月23日 09:04:25| 责任编辑:张晋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刘大姐今年62岁,退休前在单位做会计。退休后被返聘继续做会计和后勤工作。刘大姐说她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很“潮”很有范儿,因此单位的80后90后都亲切地称她为“刘大姐”。图/文 中新网记者 李美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