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已确定中东局势、对伊朗动武红线以及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等主题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定于22日晚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第三次交锋,以外交政策为辩论主题。
这是总统选举前最后一场候选人电视辩论。鉴于两人所获民意支持率持平,博卡拉顿辩论或许对选情产生影响。辩论已确定了以下主题:美国在世界的角色、中东局势和反恐政策、阿富汗战争、对伊朗动武红线以及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外交政策并非罗姆尼强项 辩论定于当地时间22日21时(北京时间23日9时)在林恩大学举行,历时90分钟,本次外交政策辩论将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75岁的资深主持人鲍勃·西弗主持。据报道,西弗已确定了以下主题:美国在世界的角色、中东局势和反恐政策、阿富汗战争、对伊朗动武红线以及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路透社推测,罗姆尼将抛出美国外交官利比亚遇袭和美国在西亚北非等地遭遇的反美示威,说明奥巴马外交政策在“我们眼前”失败。另外,他将就伊朗核计划质问奥巴马,指责后者软弱,令伊朗更为“大胆”;如果他自己当选,一定会采取措施遏制伊朗获取核武器。
林恩大学校长凯文·罗斯表示,该校的学生们都很兴奋,正急切地等待这场辩论的到来。此次总统辩论组委会新闻官马克思·罗斯告诉记者,大约有3500名媒体工作者前来报道此次辩论,其中外国媒体记者近800人。这两个数字都创三场总统辩论之最。
奥巴马将在辩论中提醒美国选民,他4年来在外交上的作为,如结束伊拉克战争,从这一战场撤军以及派出精锐部队在巴基斯坦打死通缉多年的“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丹。
奥巴马将告诉选民,罗姆尼不具备领导国家走出危机的经验,选择他将意味着延续前共和党籍总统乔治·W·布什的时代。
辩论地点系摇摆州 奥巴马迄今执政4年,对外交政策似乎颇有“把握”,却不容乐观。皮尤研究中心民意调查显示,奥巴马外交政策现在所获民意支持率仅比罗姆尼高出4个百分点,而9月大幅领先罗姆尼15个百分点。
另外,全国广播公司和《华尔街日报》21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以47%的支持率战成平手,对奥巴马不是好消息。
与先前两场不同,奥巴马和罗姆尼将与主持人坐在桌前讨论辩论话题。10月3日首场辩论中,两人站在各自讲台后接受主持人提问;10月16日,两人接受未确定投票意向的选民提问,在现场来回踱步回答问题。
林恩大学所在的佛罗里达州是选战摇摆州之一,而摇摆州选民的选择将决定两人胜负。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陈立希
国际 观察 “决胜盘”引空前关注 本来由于外交政策相对复杂,再加上它与美国普通人生活中“柴米油盐”的关系远不如经济问题那样密切,因此美国选民历来对外交政策辩论都不太关心。但由于目前选情异常胶着,这场外交政策辩论吸引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和罗姆尼均面临巨大压力,都希望在“决胜盘”胜出。一场激烈碰撞在所难免。
奥巴马在外交方面有当总统的实战经验,再加上他在任内确实取得了消灭本·拉丹等政绩,因此外交政策辩论对奥巴马显然更有利,可能是他“闪光”的机会。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外交政策是罗姆尼的“短板”,但由于此次辩论可能事关大选成败,因此罗姆尼必会放手一搏。
实际上奥罗两人的外交政策大同小异。只是罗姆尼作为挑战者,更加不受约束,因此可以在对外政策表态方面更加强硬。奥巴马则不同,他必须考虑一些偏激的话语会造成外交危机的不良后果,因此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由于选民对外交政策并不那么了解和关心,因此谁的临场发挥更好,或者风度更佳,谁就有可能赢取选民偏爱。皮尤研究中心专家科胡特说:“候选人如何对问题作出回应,可能比他们实际的外交政策更重要。”
新华社记者冉维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