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指引下的三北四期工程
2012年10月23日10:26
来源:国家林业局
原标题 [科学发展指引下的三北四期工程]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0月23日讯
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10年创下了年均造林面积、年均中央投资、年均增长森林覆盖率“三个第一”。10年完成造林面积790.9万公顷,完成中央投资84亿元,森林覆盖率净增近4个百分点。通过前4期工程的持续建设,生态效应累积发挥,综合效益逐步凸显,工程区生态状况出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
一、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全面遏制。
四期工程主攻防沙治沙,在重点风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58万公顷。与上世纪末相比,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净减少。据最新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区有陕、甘、宁、青、蒙、晋、冀、黑等8省(区)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缩减面积占全国的85.3%。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已实现了根本性逆转,已进入改造利用的新阶段。
二、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10年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150多万公顷。工程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2万平方公里。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有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年入黄泥沙减少20%以上,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双下降。
三、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
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基本建成了规模宏大、县县毗邻、互为一体的大型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农田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长。据长期定点观测,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工程区粮食亩产由建设前的100公斤/亩提高到现在的300多公斤/亩,总产量由0.6亿吨提高到1.53亿吨。特别是三北工程营造的农防林和用材林,活立木蓄积达4亿立方米,已具备年产2000万立方米木材的生产能力。
四、区域性特色林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坚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思想,大力推进区域性特色林产业基地建设,营造各类经济林基地63.41万公顷,初步建成了以苹果、红枣、香梨、板栗、核桃为主的一大批特色经济林基地。工程区经济林基地总面积达432.1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1308.26万吨,年产值177.8亿元。森林资源的增长催生了以林为主的种养加工业、沙产业、苗木产业、森林旅游等蓬勃兴起,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强化。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大规模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开创了先河,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锲而不舍,铸造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三北精神”,为丰富和发展林业行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新鲜血液。工程建设培育了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等一大批矢志不移、扎根荒漠、生命不息、造林不止的英雄人物,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楷模。三北工程在国际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全球生态建设安全的标志性工程。(刘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