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商埠区内,几座老建筑矗立在一片刚拆迁完的空地上。 本报记者 徐延春 摄 |
本报记者 任志方 见习记者 许建立
近日,山东省民俗文化陈列馆在济南大学西校区开馆。除了民俗以外,民俗馆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建筑本身是由民国时期的老四合院异地重建而成。相对于一座座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消失的建筑,这座四合院真的很幸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济南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些老建筑在被拆除后再也没“活”过来。
护城河以内老建筑 最多还剩三分之一
九华楼、兴隆街8号、兴隆街10号……在位于济南老城区的县西巷,这条长不足800米的街道两侧曾集中了众多老建筑,而如今这里是一片新兴商业街区和繁忙的工地。
“护城河以内的古城区,老建筑最多还剩下三分之一,大多数老建筑拆了就拆了,没有了下文,太可惜了。”谈起济南的老建筑,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感慨不已。“经七路上的老戏台被拆了,大纬二路的铭新池,曾被誉为‘华北第一池’,也被拆了。”
在这些被拆除了的老建筑中,有些建筑因其重要性,相关部门在拆除时承诺要进行异地重建。具有代表性的如位于县西巷的九华楼。这座老建筑承载着老济南的饮食文化,位于后宰门街与县西巷交叉口,而鲁菜代表之一的“九转大肠”最早就出自这家饭店的厨师之手。
除此之外,还有芙蓉巷东首的张巽辰镶牙馆,2001年底拆迁时工作人员曾对楼体石头编号。但在拆迁完成后,重建却再无音讯。
十年前承诺要重建 九华楼至今不见踪影
10年前的12月29日,百年老楼九华楼在未实施任何古建筑迁建前准备工作的情况下,竟被镐刨锤击拆卸成了断壁残垣。 李铭告诉记者,当时在县西巷综合整治工程中,相关部门确定要对九华楼进行迁建,但有关部门在未告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情况下,仓促间将九华楼变成一堆瓦砾,让迁建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直到半年后的2003年5月13日,九华楼残部才正式实施了拆迁,重要建筑部件得以保存,以备易地重建时再用。
2010年10月,济南市规划局对县西巷武岳庙(通称关帝庙)地块的规划方案进行网上推荐公示,其中却没有九华楼的名字。根据济南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有关人士给媒体的答复,方案中九华楼的重建规划,位于规划图中关帝庙山门的西侧,只是忘记标示出来。
两年时间又过去了,在县西巷北侧万寿宫附近,大兴土木的工地上依然难觅九华楼的身影。
“直到现在,九华楼也未重建。”说到这里,李铭有些遗憾,“县西巷有个关帝庙,文物部门保护了八年,最后还是被拆了,现在又要建新的。”
异地重建有成功案例 老建筑重新“活”过来
在众多被拆迁的老建筑中,异地重建的情况并不鲜见。位于魏家庄片区的乐家老药铺“宏济堂中号”就是一例。这座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的老楼,在2009年之前基本保存完好。万达广场项目落户魏家庄后,老楼被要求拆除另外选址重建。按照当时的规划,将在回迁安置楼6号楼西侧按原样进行重建。
2010年,新楼开建,变成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大楼。新的“宏济堂中号”因原图纸丢失,很难再现当年风采。但整个楼体还保留着原先的一些模样,楼顶、楼裙等部位依稀可见当年旧影。
和“宏济堂中号”相似,2008年经八纬一片区拆迁时,建国小纬四路54号的民国四合院也被拆除。但在2012年10月21日,这座老建筑却在济南大学西校区亮相,变身成为了山东省民俗文化陈列馆。
在这座四合院的门楼上,依稀还能看到当初拆迁时留下的用黑笔做的编号。除了四合院的门楼基本重现原样,四合院的主要建筑材料也基本用上了。而较为明显的变化在于,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四合院比原来的面积大了许多。
拆了真文物建造假文物 有些“重建”不可取
对于济南老建筑保护的现状,李铭感到很无奈。他告诉记者,“我的老建筑保护的核心理念是修旧如旧,对老建筑可以修修补补,要保证老建筑始终在那儿,始终能够体现济南的历史,能给后代留点咱老济南原汁原味的东西。”
在李铭看来,对于老建筑的保护,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异地重建”很不可取。“文物保护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就地保护;第二种是平移保护;第三种,也是最下策,就是迁移保护。现在很多人谈重建,但重建的内容却大有区别。用新型材料对老建筑进行所谓的异地重建,那是拆了真文物,建造假文物;用原来的材料,对老建筑的砖瓦进行逐一编号,再结合图纸等,并不改变老建筑的结构、布局,这才是真正的重建,有价值的重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