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袖珍人义演皮影戏传承“非遗”
原标题 [山西平遥:袖珍人义演皮影戏传承“非遗”]
新华网太原10月27日电(记者刘怀丕)激越的锣鼓点响起,高峰神情专注,迅速地在幕布前转动着手中的操作杆,皮影人随之极富节奏地舞动着。她身旁的几个小伙伴也都忙得不亦乐乎。而幕布的另一面展现的却是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精彩桥段。
这是平遥影戏馆的演员们正在平遥古城真君府内义演皮影戏《武松打虎》。
平遥影戏馆是一个特殊的团队,由20多位平均身高不足1.3米的袖珍人组成。平遥人白长茂是影戏馆的创建人,身高只有1.28米。影戏馆今年3月份成立,目前在平遥古城内设有城隍庙和真君府两个义演点。
“关注皮影戏以后,才知道这项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而在平遥就已经失传了。”白长茂介绍说,明清时晋商兴盛,平遥有很多皮影戏班,到1959年还有“平遥县皮影剧团”演出。后来,老艺人们相继弃演,皮影戏在平遥消失。
“这几年,我一直留心寻找平遥活着的皮影老艺人,到现在仍没有任何结果,有几个村还遗留着皮影戏的戏台,但老艺人都没了。”白长茂惋惜地说。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受现代影视的冲击,在中国逐渐衰落。
据皮影戏专家魏立群介绍,目前中国近万名皮影艺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90%,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无法表演。2011年,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皮影戏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贝,不能到咱这一代就给断了。既然我做了这一行,我就要传承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喜欢上皮影戏。”白长茂道出了他设立义演点的初衷。
白长茂希望,每一个来平遥的人都能看一场皮影戏,体会这一古老艺术所表现出的特殊魅力和先人智慧。皮影戏艺术不仅仅是皮影表演,还包括皮影制作,涉及到绘画、雕刻、演唱等多个艺术门类,想传承好并非易事。
“做皮影、学皮影表演都是苦活,需要沉下心来,想学好得下狠功夫,所以干几天就放弃的人多的是。”白长茂说,“袖珍人就业机会少,不论刚开始是否有兴趣,一般不会轻易放弃,坚持上一段时间,就慢慢喜欢上了。”
“刚开始学习练掰杆那会儿,手上磨出茧子,甚至磨得流血,都是常有的事。”高峰说,“能上台表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需要练一年半以上,武松得两年才行,没股子韧劲还真坚持不下来。”
皮影戏要求表演者脑手合一,大脑中是什么样场景,手中必须能即刻做出来。“想达到表演时游刃有余、自由发挥的程度,少说也得三五年吧。”高峰说。
皮影戏因其形式独特,目前比较受老人和小孩这两个群体欢迎。为吸引中青年人,白长茂修改剧本和表现形式,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还编制了一些新剧目。另外,白长茂还利用袖珍人童音童貌的优势,主动走进平遥县的中小学义演,培养小孩对皮影戏的兴趣。
“皮影戏只有适应现代人的口味,成为下一代的爱好,才有望传承下去。”白长茂说。
作者:刘怀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