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华老人在幼儿园为孩子们讲英雄故事。
老人在家中写故事稿。
老人应约骑车去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
幼儿园的小朋友全神贯注地听故事。
老人在家中看英雄故事书为自己“充电”。
“故事爷爷”为孩子巡讲1500场 “受伤的黄继光继续艰难地向前挪动,15米、10米……就在这时候,只见黄继光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踉踉跄跄地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张开双臂,向敌人的机枪口扑去,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子弹……”
26日下午3点,在丰台区方庄东路红黄蓝幼儿园三楼的练功房内,19名大班的小朋友坐在板凳上,把李晋华老人围在中间。老人声情并茂地讲着黄继光的故事,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听得出神。
这样的情景,对75岁的李晋华老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老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当了23年老师,又在《中国教育报》做了13年记者、编辑,干了一辈子教育。1997年,老人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开始义务为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要让孩子们知道和永远记住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和事”。这一讲,就是15年。如今,他已在全国各地讲了1500多场,被小听众们亲切地称为“故事爷爷”。
老人讲起故事轻车熟路,其实背后的工作并不轻松。短短30分钟的一个故事,他往往要准备30个小时,甚至是30天、3年。为了使一些人物的故事更生动、丰富,每次他都会到人物的故乡进行实地探访,有时要坐火车再倒汽车,然后还要步行穿山沟进村庄。对故事人物详细了解后,他再将几万字的资料整理成简短的故事。15年来,老人除了讲故事,就是在准备故事,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省份。
近几年,老人的老伴重病在身,他不得不放弃出去“采访”,同时也放弃了白天写故事稿。但每天凌晨4点,他都会准时起床,伏在厨房的菜板上,戴上他那副老花镜,借着灯光续写他琢磨了许久的故事。
子女担心他的身体,但老人一刻也舍不得停。“曾经有一次,在河北一个中学,300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顶着雨听我讲。”那次在雨中,老人讲得十分动情,很多学生听完故事都流下了眼泪。看到那么多人爱听他的故事,他自己也很感动。“我今年已经75岁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有精力了。不过,只要我能动,我就要一直讲下去!”
采写本报实习记者施志军 摄影本报记者胡雪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